本篇文章3644字,读完约9分钟

浙江盛阳科技有限公司通信设备补丁车间的工人正在测试产品。袁云局长照片

绍兴的制造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一个“4+3+2”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清晰呈现:以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纺织、化工和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以黄酒和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征。这是制造业的指导性蓝图。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按照这个蓝图的方向,绍兴正逐步告别量取胜的道路,告别单兵作战的做法,以集群的姿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推动制造业价值的回归和跳跃,走向制造业发展的“新蓝海”。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疫情就像一块试金石,可以在短时间内衡量一个城市制造业的质量。

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振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为全省提供了2000多万个口罩,占全省口罩使用量的60%。在很短的时间内,33家企业改变了生产方式,投资生产民用口罩。这些企业来自哪里?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一个小面具连接了许多生产线。从上游的聚丙烯、聚酯等原材料,到中游的无纺布、熔喷布、鼻梁条、耳带等原辅材料及相关生产设备,再到下游的生产企业,口罩的生产离不开任何环节。虽然绍兴曾经面临原材料短缺,但面具的生产一直“源源不断”。这背后是绍兴坚实的纺织供应链和新材料供应链的支持。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绍兴拥有中国纺织行业最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上游聚酯和化纤原料、中游织造、染整、下游服装、家纺、物理市场和网络市场,拥有亚洲最大的化纤面料生产基地、世界重要的袜子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在新材料领域,绍兴有375家正规企业,总产值近1400亿元,包括龙胜、润土、新和成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大企业。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这只是工业矩阵的一个角落。

从绍兴支持武汉的材料清单上,不仅可以看到口罩,还可以看到应急CT、照明无人机、智能护理床、导航直升机……这些都体现了绍兴制造业的特点:门类齐全、实力雄厚。事实上,绍兴九大产业的每一个门类都在向集群模式演进。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去年签约或落户11个项目,其中有5家主机企业,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R&D设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产业生态圈。在生物医药行业,有40多家知名的制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其中包括一大批创新型制药企业,如格力制药、德奇医药和新马生物。短短几年,两大产业从无到有、从无到有、从优到优的成功实现,现已纳入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培育。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随着产业集群的加速,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后,绍兴定位“大湾区先进智能制造基地”,立足长三角乃至全球开展产业合作,不遗余力打造大平台,构建“开发区+工业园区+特色镇+小微企业园+产业创新综合体+N体”的梯级产业支撑平台体系,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去年11月,大湾区四大新区之一的绍兴滨海新区——杭州湾建成,产生了强烈的磁引力效应,12个项目签约落户。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浙江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大型平台往往具有灵活的系统、强有力的政策和高效的服务,对于高质量的项目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这个大平台还意味着地方政府有更大的流动性来改善产业链和构建生态圈。”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前进之路

但是,要想在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强市站稳脚跟,就必须建设一个质量更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绍兴的先进之路是“两个产业”——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重点。

对于阻碍行业发展的事情,我们必须果断地“突围”。只有打破锅碗瓢盆,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才能壮大优势产业,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前人“织”了一块布,绍兴“吃”了40多年。将来,这块布能再吃40年吗?40年后会发生什么?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柯桥印染行业率先“突围”。通过集聚推广,印染企业数量由集聚前的212家整合到108家,印染布料每米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行业税收同比增长10%。在岳城区,47家印染企业中有34家已整合为5家印染集团,签约落户兰银镇。壮汉摔断手腕后,绍兴成了一个吸引全国目光的绿色高端印染聚集区,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不仅印染行业正在大幅裁员。去年,绍兴全面实施“低散”企业整顿和升级,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分类清理,淘汰各类企业200家落后产能,整顿和升级“低散”企业1287家,处置“僵尸企业”33家,连续7次获得全省“换笼换鸟”评比冠军。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通过关闭和扭转,绍兴工业“降低”了它的加速度。2019年,全市五大传统重点产业计划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总体增长3.1个百分点,传统块状产业“凤凰涅槃”,加快向现代集群制造业转型。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对于有利于行业“升值”的东西,我们必须果断“站起来”。只有努力搭建大平台,吸引大项目,培育新的动能,绍兴的高品质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平坦。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2月底和3月初,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绍兴陆续接到大量订单。投资30亿元的双城半导体设计产业平台项目落户绍兴滨海新区后,卧龙电气传动集团有限公司也与德国ZF公司签订了合同,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新常态”。据统计,在过去的三年里,绍兴新引进了45个价值超过1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包括6个价值50亿至100亿元的项目和2个价值超过100亿元的项目。此外,项目重点突出,规模扩大,质量提高,代表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尖端技术的项目数量显著增加。根据今年的安排,绍兴将投资32个电子信息项目,总投资506.6亿元,计划当年投资129亿元,三项指标均创历年新高。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一方面,新项目不断落户绍兴,另一方面,老项目集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绍兴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群效应日益突出。

在中德高端制造业绍兴峰会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培华清楚地看到了绍兴在工业上的“突破”。他说:“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应该创造一个先进的制造业示范区。绍兴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动能转换非常及时。它已经在长江三角洲的高端制造业中形成了本地优势。”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价值重建

从制造业的“红海”到“蓝海”,需要强大的“体格”和深厚的“内功”。绍兴致力于通过外部授权和内部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制造业价值的回归和跳跃。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从外部路径来看,绍兴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5G+工业互联网+智能转型”的新型数字助力产业模式,为工业经济插上“智慧”的翅膀。

智能转型是实施数字经济的重要环节。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仍收到20多万台小型发电机组的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订单总额超过1亿元。其中的奥秘在于,康斯坦斯提前花了1亿多元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今年,康士坦斯将投资6000万元进行智能改造,将生产线自动化率提高50%。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去年,这种智能转换在绍兴“遍地开花”。13个重点行业的777家合格企业开始实施智能化改造,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以嵊州厨具为例,嵊州62家厨具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产值53.67亿元,同比增长11.6%。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5G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新引擎。诸暨大唐袜业大数据中心采用5G技术,收集从设计到生产、物流和供应的整个产业链的数据。信息库可以将订单分配给闲置产能的工厂,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最新的销售数据。浙江创博龙智袜业总经理米鹏表示,这打破了传统行业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袜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自助管控、流程优化、供应链合作和个性化定制,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目前,类似的应用已经在绍兴制造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去年,绍兴建成765个5G基站,各地制定了5G应用计划,实施了100多个工业应用项目。在5G+工业互联网的影响下,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工业设备联网率均居全省首位。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从内部路径来看,绍兴正在双向努力激活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以“平均每英亩的英雄”改革为起点,向后推。绍兴市大大提高了企业评价的覆盖面,推动了《条例》规定的评价范围从5亩以上扩大到3亩以上。全年共有9,560家企业接受了评估,增加了1,979家。被纳入评估的企业正在争先恐后地相互追赶。去年,每亩企业平均纳税17.69万元,同比增长9.2%。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以企业培养计划为出发点,积极鼓励。近年来,绍兴市深入实施“小升级监管、监管变革、股票上市”,推进企业梯队结构培育,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支撑”的规范企业塔结构。2019年,全市新增718家“小规模升级条例”和1609家“专业和特殊新”仓储企业。尖塔顶端的企业率先示范,中、底部企业梯队实力雄厚。他们已经成为绍兴制造业走出绍兴,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中流砥柱。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练内功,不怕风雨。

"主要产业的集群规模效应已经显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何建刚表示,下一步,绍兴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瞄准技术前沿和产业转型方向,实施更清晰、更细致的集群制造业培育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耦合发展,全面提升绍兴制造业发展水平。

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边肖:严

标题:走向新蓝色海洋的产业集群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jj/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