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7字,读完约8分钟
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是有一些旧的高考新闻和被证明是假的旧新闻,这会误导考生和公众。
为此,教育部、网络信息部和公安机关对历年来“冷食热炒”频率最高的高考虚假新闻信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醒广大网民,这些谣言背后是不法商家、网站甚至惯犯精心策划的骗局。这三个部门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要识破谣言,谨防上当受骗,希望网站不要为谣言提供平台,希望网民不要相信或传播谣言。
花钱买高考试题和答案
每年,犯罪分子都在网络钓鱼网站上兜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绝密答案”,炫耀“极高的准确率”和“违约退款”等诱人信息,并以“预付款”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也有人声称有能力支付“枪手”参加考试。一些不法分子以发送“样本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的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以获取用户信息。
案例:2018年高考前夕,呼和浩特警方破获一起销售所谓“高考试题”的案件。据报道,一些人以“某某考神”和“某某教育”的名义成立了大量的QQ群,如“2018高考内部职称”,并宣传高考原始职称以每套300元的价格出售,确保“各学科真实职称的一半”“高考真实职称于6月6日上午6: 00获得,下午5: 00准时送达”。掌握确凿证据后,办案民警逮捕了犯罪嫌疑人戴牟某。经过审判,犯罪嫌疑人戴牟某供认了自己的欺诈行为。戴谋谋解释说,所谓的高考试题实际上是一套模拟高考试卷,在网上以每套200元的价格购买。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资料,对其储存和运输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到试卷的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大多数考生和家长不应该是幸运的,不应该相信提前得到高考的真正问题和答案。在网上购买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机密材料是违法的,所以不要尝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为他人实施前款所列犯罪提供作弊设备或者其他帮助”、“非法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试题和答案”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为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均属违法。
寻找丢失入场券的候选人
每年高考开幕当天,XX考生的准考证丢失信息都会在网上流传。看到后,大多数网民都为候选人感到焦虑,并迅速将其转发到群体和朋友圈,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舆论。事件发生后,教育部很快核实了一些考生根本没有丢失证书,有些信息不完全匹配,可以说是基本上虚假的信息。
公安机关也证实,留下的手机号码一般都是欺诈电话。欺诈者编造场景来欺骗社会善意。如果一个好心人根据电话号码回电,并根据电话提示音进行操作,他可能会陷入收费陷阱。
案例:2016年,“一个朋友找到了一张准考证,告诉他是否知道:姓名:白雅倩,考试中心:第一中学,考场:013,座位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联系电话:159****8941,传出去,传出去,不要耽误孩子的高考。帮助别人留下余香!”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在网上流传的虚假消息。在2017年,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门票,如“刘明伟”,“杨雷磊”,“孙超”和“当Xi龙”。2018年,《刘明伟》和《刘明庭》再次失去入场券,内容完全照搬往年的套路。
提醒:看到类似信息后,建议联系考生所在中学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进行确认。不建议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转发,或拨打信息后留下的联系电话。
评卷老师只关心进度,不管对错
每年高考结束后,在成绩公布前后,总有人在网上猜测某个地方的高考评卷工作极其严重,评卷老师甚至不分对错任意打分。事实证明,张贴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出于好奇,一些高考分数高或不满意的考生和家长认为阅卷存在问题,并随意猜测和发送信息。
案例:在一个著名的论坛上有一个帖子,“高考评卷老师冒着生命危险揭露内幕,所以学生的未来被推迟了”。海报声称参加了某省的高考阅卷工作,阅卷老师只是想跟上进度,或者批改作业,或者“一分钟内批阅作文”,无视人命。这篇文章涉及到高考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迅速成为热点,在各大论坛上被转载。一些网民喊道,“难怪他们的高考分数比预期的要低,所以他们就这样进站了。“。
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迅速去检查人。根据海报,这只是为了好玩,试图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受欢迎程度。他们没有参加高考的阅卷工作,有些人听信谣言,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删除了内容并向社会道歉。
提醒:高考阅卷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目前流行的“网上阅卷”体现了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的公平与公正。
例如,大多数省级评卷教师必须通过“三级”,即,
资格,所有参与评卷工作的中学教师必须是具有中等教育一级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科级领导和职称领导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大学教师。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得参加评卷;
培训,所有评卷教师必须接受评分标准的培训,掌握评分标准和要求。未参加评分标准培训的人员不得参加评卷工作;
所有的阅卷老师都必须通过评估。评卷前,每位评卷老师必须通过10份试卷中的至少7份,并在评卷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评估。如果两次评估失败,不允许正式评分。
在正式评分之前,我们应该做一个试评。根据评分参考和考生答题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规则,并在正式评分时严格遵循评分规则。普遍实行“一人一题”的评分制度,确保评分质量。对于中英文作文,采用不同教师的“双评”制度。如果“双重评价”超过一定的误差,将提交给第三位教师进行“三次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有严格的评卷质量监控程序,检查、审查和纠正评卷人员的评卷质量,监督和纠正评卷教师在评卷工作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宽松和严格的现象。
大数据报纸志愿者
收取极高的咨询费
每年在志愿参加高考的前夕,总会有中介或网站声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地方教育考试机构明确表示,他们没有与任何社会组织或企业合作。根据教育部的信息披露要求,考试机构已经公布了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数据。在申请志愿者之前,他们会向候选人发放自愿参考资料,以供研究和报告。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谣言,只不过是营销口号。其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推敲,志愿工作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考生在这次高考中的表现会影响成绩的变化,以及其他考生志愿填写的信息等。
案例:一家教育和培训机构在其网站上做广告,如“准确报道志愿者”和“不浪费一分钱”。考生可以一次购买2万元、1万元等不同面额的贵宾卡,并享受一对一的“精确”指导。高考结束后,购买贵宾卡的考生和家长接受了面试。考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公司提供的志愿者指导不够专业,有些数据不准确。然而,教育部近三年来发布的录取数据、对志愿服务技能的开放解读以及对考试机构录取动态信息的密切关注更为准确和实用。
提醒:家长和学生在面对这些自愿的应用和广告时要小心谨慎。
你可以花钱改变高考成绩
每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都会通过熟人介绍或在网上了解情况,这样他们就可以认识那些可以通过“黑客”进入高考系统的高层人士,修改高考成绩,并索要高价的“服务费”,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
案例:2015年高考后,秦淮警方发现辖区内存在以改变分数为诱饵的诈骗案件。住在秦淮区的张女士和刘先生被骗走了近1万元。在被警方发现后,犯罪嫌疑人张供认自己是“黑客”,在网上发布信息,声称能够修改高考和大学考试的分数,并向受害者索要数千至数万元的“服务费”。近年来,人们被欺骗了。
提醒:网上声称能够修改高考分数的帖子纯粹是骗局。所谓的修改分数的黑客行为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因为高考网上阅卷不是在网上,而是在内网上,不存在外部黑客的可能。在公布候选人的分数之前,原始数据被归档并备份到不同的地方。考试结果通过网络发布后,考试机构将对在线信息进行监控和匹配,网站将建立严格的反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屠炎亭主编
边肖:新闻稿专用
标题:你能用钱改变你的高考成绩吗?教育部权威发布!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jy/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