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3字,读完约5分钟
"不要贪图孩子,这是腊八之后的一年。"每年农历十二月,农活都已完成,随着春节的临近,腊八节的习俗带来了许多节日的色彩。泡腊八蒜,拜访亲戚朋友,甚至吃一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一年四季都有温暖的亲情和浓郁的味道。
中新社发布荔波照片
度过一个温暖的假期
孙倩(化名)是北京人。她记得她从小就特别关注腊八节,在这个节日里她必须喝腊八粥。离腊八节通常还有几天,家长们开始注意购买各种原材料。
大米、小米、核桃...父母高兴地买回东西,准备容器,清洗各种配料。孙乾曾经统计过,全谷物、干果和蜜饯多达十种。
腊八粥并不乏味,但需要一些耐心。将红枣去核,去皮花生备用。特别是,在头天晚上提前浸泡大米和豆类,这样第二天煮的腊八粥就会有不同的味道。
煮粥时,温度是最重要的。孙乾说他用高压锅煮腊八粥。但是如果你注意某样东西,在铁锅里煮它会花很多时间。如果你想粥又稠又好吃,你必须煮三四个小时,而且你必须一直搅拌它。
伟大的作家沈从文在《腊八粥》中这样描述:“把小米、四季豆、大枣、栗子、糖和花生仁混合在一起,熬成一锅,让它们在锅里叹息、沸腾。只要看看它,闻闻它的香味,它就足以吞下三口以上的唾液……”
"腊八粥真好吃。"腊八节一到,孙倩就盼望着和父母一起喝一碗粥。“推开门,闻闻它的香味总是让她的心温暖”。
腊八节是什么样子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源头,腊八节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人们过去称腊八节为腊八节,是指农历十二月初八。它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好运。
它的前身是古代的“拉日”。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叫做“腊月”。在古代,腊日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通常在最后几天举行。人们用祭品来祭天和自然的神和祖先。在那个时候,腊月的意思相当于后来的春节。
《说文》解释道:“冬至后三天,腊祭有数百个神。”这意味着冬至后的第三个驻防日是第十二天。从先秦时期开始,腊八节就被流行病所困扰。民俗学专家肖芳说,在农历十二月敲鼓驱赶流行病的习俗在今天的新华社、湖南和其他地区仍然存在。
起初,农历十二月初一的时间并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期,宗彝在《荆楚时代》中提到:“十二月八日是第十二天。”可以看出腊八已经成为农历十二月的一个重要节日。
隋唐以后,灶神的祭祀和驱魔活动从腊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年底以后。这时,腊八节出现了一个新的节日习俗,那就是喝腊八粥。
注意在一碗粥里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如纪念佛陀成佛、纪念忠臣岳飞等。腊八粥起源的民间传说反映了老百姓的勤劳和美德。根据传说,在早期,有一些老夫妇非常勤劳,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是在他们死后,他们的两个儿子非常懒惰,逐渐变得贫穷。
今年,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兄弟俩没有食物吃,所以他们不得不找了一把扫帚,去了原来储存粮食的大商店和小商店,扫出一点粮食,煮了几个干红枣粥。
两兄弟后悔他们在第二年变得勤奋,并在几年内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为了牢记懒惰的教训,人们在农历二月初八吃这种杂粮粥,也叫腊八粥。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在冬至用红豆粥敬神的习俗。冬至之后,腊八粥逐渐从“冬至粥”变成了“腊八粥”。
小方解释说,腊八粥作为最早的时令食品,很难验证。然而,宋代的《东京梦花录》记载,北宋开封府的十二月八日,“各大寺庙举行佛会,送七宝五味粥和弟子,称为腊八粥”..."
《武林外传》记载了宋代杭州腊八粥的配方: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和栗子煮腊八粥。
一般来说,腊八粥的原料是米饭和水果,水果越多越好。据《卓中志》所述,明代宫廷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是:腊八粥前几天,将红枣捣碎浸泡,腊八粥早上加入粳米、银杏、核桃仁、板栗和荸荠煮粥。
腊八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谷物和水果。到了清朝,北京几乎每个家庭都要在腊八节煮腊八粥喝。
当一年的味道越来越浓时,美丽的含义和温暖
俗话说,“腊八粥带个口信”,这个“口信”就是春节将至的消息,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腊八粥洋溢着一年的浓郁味道。
无论是黄米、糯米、红豆、枣泥、榛子还是花生,腊八粥的食物都包含着相应的民俗。放些龙眼,象征团圆;放一些百合代表百事和和谐;莲子象征着爱和心,橘子和栗子象征着好运。
因为其美丽的含义,根据民间习俗,腊八粥是在一些地方烹制的,第一碗必须祭祀祖先以示感激;在更多的地方,除了自己喝,你还应该给邻居美味的腊八粥。
如果家里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了几棵桃树和枣树,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树上撒一点腊八粥,期待来年开花结果。
腊八节最初是新年的前奏。孙乾也觉得人们庆祝腊八节,喜欢腊八粥,可能是因为新年快到了,这让人们有了新的期待。
边肖:陈文华·陈文华
标题:这是另一个腊八节。我记忆中腊八粥的味道是什么?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