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0字,读完约3分钟

灌溉安昌香肠、搭建古戏台、制作凉湖水磨年糕、举行祈福仪式……第四届“绍兴二十四节气系列展”启动,绍兴传统民俗元素以“冬藏”的名义汇集在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今年以来,绍兴市首次举办了“绍兴二十四节气系列展”,共分四章:“春语”、“夏风”、“秋果”、“冬藏”。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季节相结合,展示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冬藏”那天,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批传承人也来到现场观看了展览,并对非基因传承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继承和创新是必要的

当天参加研讨会的十多位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都在50岁以上,但他们一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创新精神”。

绍兴越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红亮表示,坚持传统与创新发展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对于每一个非基因遗传者来说,是停滞不前还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调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罗红亮认为,非基因遗传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营销、设计和团队建设,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这是我们首次以24个节气为主题的展览。季节与非物质遗产有什么关系?它将以什么形式呈现给参观者?我们在不断探索,并逐步提高。”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心主任兼策展人梁肖介绍说,前三个展览分别展示了制茶技艺、茶食、茶具、竹编、石雕和农作物。“虽然这些事情很常见,但以季节为载体的展览是一种全新的形式,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梁肖说。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宽容地创造未来

除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道路是什么?许多非基因遗传者提到了“宽容”的概念。

“绍兴的花雕大师,很多人从小就学习,有自己的风格。不同的教派应该多交流,促进花雕技术的全面发展。”绍兴花雕生产技术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说,他经常遇到有人质疑花雕技术,认为它是机器印刷的。“这表明我们通常对这一技能的宣传太少,公众知晓率太低。”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吴的话得到了绍兴古戏台建筑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永水的呼应。叶永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包容性非常重要。“非基因继承人应该放弃教派和地区之间的争端。只要有人愿意学习,他们就必须愿意向全国各地传授和传播文化记忆,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土壤。”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如果非物质文化想要摆脱‘深藏不露’的隐性色彩和‘昨日黄花’的悲剧意义,就必须跨界融合,寻找新的生存路径,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进而演变成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俞斌说,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今后,要进一步推进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水平。

“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边肖:王伟臣·文华

标题:“冬藏”后的非遗之路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