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经常陷入高价保健品的“消费陷阱”。6月26日,据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局共接到35起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投诉,投诉者均为购买者的子女。
治疗糖尿病、修复子宫肌瘤、延缓衰老、抗风湿...从投诉来看,许多保健品的宣传材料往往夸大功效,将保健品的功效描述为药物功效,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然而,老年人歧视能力弱,他们花高价购买保健品。市场监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处理投诉时仍然存在这样一个“怪圈”,花了很多钱购买保健品的老人相信这些产品的功效,而他们的孩子的投诉则被父母投诉。
目前,保健品销售者有许多惯例。通过“免费诊所”、听健康讲座、免费赠送礼物等方式欺骗老年人。并且以比成本价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购买保健产品或医疗器械。营销人员了解一些贪图小便宜的老年人的心理,通过赠送鸡蛋和大米等小礼物来吸引他们参加讲座和加分,然后通过不断的洗脑让他们相信这一点。第二,打家庭牌。老人害怕孤独,渴望得到照顾,但许多老人的孩子却不在身边。一些营销人员利用老年人孤独和失落的心理来展示“家庭攻势”,赢得老年人的信任,目的是诱使他们购买产品。
"这些营销手段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财产,也危害了他们的健康."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老年人被营销人员误导,将保健品当成药品,而不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断,从而延误疾病治疗,甚至加重病情。然而,在许多保健品销售者对老年人进行集中讲解的地方,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陷阱,让人难以防范。诸暨有个老人把银行卡交给了营销人员,造成了三四十万元的损失;其他人通过免费的免费诊所编造或夸大老年人的疾病,并利用老年人的恐慌来实现销售目标。
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很难调查和执行类似的投诉。例如,执法人员很难进入现场,营销人员对年轻人非常警惕,有些人根本不允许不速之客进门。其次,很难确定证据。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保健产品销售者在经营场所放置的宣传材料符合法律规定,而夸大部分是通过口头宣传制作的,被欺骗的老年人往往不配合调查取证,造成执法困难。如何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如戒烟、限酒、适度锻炼、合理饮食、多参与公益活动等,使他们的生活健康、充实,而不是依赖保健品带来的“健康”。
边肖:钱朱枫陈曦文华
标题:35由保健品引起的投诉都是老人的孩子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