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是工伤吗?
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职工患职业病的,视为工伤。
(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根据2013年中国颁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目前全国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职业病诊断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工人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暴露史、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和临床表现是职业病诊断的基础。
(2)如何处理不同时期的职业病?
①在职阶段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依照《职业病防治法》诊断认定为职业病的,应当自诊断认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被诊断为职业病后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为工伤职工争取权益。
(2)离职或退休前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或者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经诊断患有职业病的,应当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核实手续,并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些省市,如山东省也特别规定,如果员工被诊断为职业病,工伤一次性医疗补助将在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50%。
(3)离职或退休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规定:
从事过职业病危害作业,当时未发现职业病,并且离职后被诊断或者认定为职业病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自职业病自诊断和认定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一)办理退休手续后未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
(二)劳动或者聘用合同期满后或者本人提出的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终止后,不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款第(一)项人员符合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件的,按照本人退休前12个月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或者职业病诊断前12个月的月平均养老金支付。前款第(二)项所列人员被认定为一级至十级残疾,并按规定享受以工资为基础的相关待遇的,按照其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就业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支付。
根据《意见》第八条的规定,被认定为工伤的职业病危害人员,以及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中载明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规定,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条例》规定的有关项目和标准支付待遇。
(3)职业病患者仍然享有哪些权益?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预防政策,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加强了解,自觉遵守和依法实施。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劳动过程中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除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外,职业病患者有权依据相关民事法律获得赔偿,并有权向用人单位索赔。用人单位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不再存在或者不能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的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
标题:绍兴职业病算工伤吗?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