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17字,读完约14分钟
山是绿色的,水是广阔的,春天和风景是明亮的。这也是农历的谷雨。在快乐的春天,大禹的坟墓庄严而高大。在樊氏山上,大禹拿着一个很高的大钹盯着他面前的雕像。
缅怀大禹明德,赞美治水。二十三年前,农历谷雨之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为大禹治水举行了公开的祭祀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祭祀于的仪式,揭开了中国儿女公开祭祀大禹的新篇章。
“玉帛千年相会,山水相依”。东风年年来信,谷雨年年花开。今天,人们又聚集在惠济山脚下,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地方,人们祭祖,纪念玉德。
1995年4月20日,大禹墓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祭祀仪式。
大禹祭奠先人
"浙江东部有成千上万的岩石,气候宜人."在巍峨的惠济山脚下,有重要的遗迹如玉灵、玉庙、玉庙和玉洞。玉玲是中国唯一的大禹墓地。《吴越春秋》记载,禹的儿子成了天子后,“使者在春秋时把禹献给了岳,并在南山上建了一座祠堂”。《史记》中说秦始皇东征,“去大禹集祭”。从那以后,历代皇帝都亲自派大臣到惠济来祭祀于。
1995年4月20日9时50分,大禹墓祭祀仪式在大禹墓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钱、孙伏苓,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省市领导,港台同胞,驻华外交官,外国朋友和各界代表等1000多人出席了仪式。
敲响了九锣三十三鼓十二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缔造者大禹的无限怀念。百年佳酿、三次祭粮、四周鲜花,代表了浙江人民对治水英雄大禹的崇敬。这种公祭,远非1935年的公祭,一直是贾的一个整体。4000多年来,对一个国家的纪念是无止境的。
“献大禹墓的是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CPPCC主席的刘枫。1994年春,他陪同李瑞环、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大禹墓,并提出是否可以举行祭奠黄帝陵、炎帝陵等祭奠活动。刘枫同志的想法得到了两位中央领导的认可。随后,绍兴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大禹墓的公开祭祀1995年,原绍兴市委副书记、浙江省绍兴市工作委员会主任、绍兴市公祭大禹墓筹备委员会主任沈才图和祭祀总指挥于讲述了这段历史。
1994年10月11日,《浙江日报》发表了《绍兴祭大禹》第一版的讲话,阐明了祭祀大禹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1月14日,绍兴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沈才图祭奠大禹墓的意见并进行讨论。12月22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举行大禹治陵公祭的汇报。会议决定成立浙江绍兴公祭大禹墓筹备委员会,由刘枫担任主任。
那时距禹节只有四个月,大禹墓周围仍然到处都是明坑,所以拆迁任务很重。沈才图带领一群人日夜不停地工作,这时他突然瘦了将近20磅。
“社会各界都强烈支持向余献祭的活动。在市委、市政府讨论之前,多次调查并策划了向余、尤其是陈、和朱元贵的牺牲。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市民谢志伟捐赠50万元,镇远集团捐赠50万元,等等。每个事物和个体都在运动。特别是住在涪陵附近的47户人家,为了给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祭祀大禹墓的仪式环境,在那一年春节前后的两个多月里迅速而积极地拆除了他们的房屋,体现了祭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沈才图深情地说,这让他难以忘怀。
在祭祀俞的时候,有90多家中外媒体前来报道,台港澳同胞参加了祭祀俞的活动。
1995年5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临大禹治水。回到北京后,他为大禹拱道墓题词。大禹的公开牺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995年4月20日上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在绍兴举行。局长袁运社(数据图片)
Xi继续他的荣耀
经过1995年大禹的公开祭祀,绍兴形成了一套制度:十年大祭祀,五年小祭祀,每年人民祭祀。自2005年以来,它已被改为一年一度的公共祭祀。
在过去的23年里,它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盛事,成为绍兴的品牌和名片。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示要做好大禹墓的祭奠工作。2006年绍兴公祭大禹时,Xi致信绍兴市委,对公祭大禹作了重要批示:“公祭大禹意义重大。大榭因其在治水方面的突出功绩赢得了后人的钦佩。他的人民和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同志关于大禹治水的批示,成为浙江弘扬和继承大禹精神的新动力,开启了浙江精神的新篇章。
2007年3月1日,文化部回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2007年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自2007年以来,大禹墓的公共祭祀仪式被提升为国家祭祀,标志着中华民族形成了“北方黄帝陵,南方大禹墓”的格局。
每年,不同的主题在绍兴祭祀中被提炼。2006年,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绍兴人祭奠于时,提出了生态和谐的美好愿望。2007年,改革、创新和爱国主义的理念被提出。2013年,艺术节提出“绍兴大成与国家规划;“整合城乡,重铸辉煌”的主题表达了对中国梦的美好向往。2015年,虞姬提出“五水共治”和治标不治本的主题,为建设“两个美丽浙江”提供精神动力。绍兴在2016年祭奠于时,将大禹治水的精神与司法、自律联系起来,听取建议,体现了反腐倡廉、贯彻“三严三实”的时代要求。去年,大禹治水公祭的主题是继承大禹治水精神,永不停水,以增强全省人民“五水共治,灭劣五水”的信心和决心,勇敢地站在潮流的前沿,勇敢地做标杆,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禹治陵景区管理处处长王绍升见证并参与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禹祭祀活动。“当俞首次被提升为全国性节日时,有4000多人参加了献俞的仪式,这是历年来献俞人数最多的一年。祭祀仪式按照古代最高的仪式形式进行,祭祀于的仪式程序更加规范。每次我牺牲,人们都充满了敬意,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王绍升说道。
经过大禹墓的公开祭祀,特别是近10年来,大禹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于2004年建成祭祀广场,于2006年投入使用,于2008年完成大禹墓香庙,于2015年完成大禹墓改造工程。
走进大禹墓景区,我看到了远处的群山和苍翠的树木,它们与巍峨的牌楼、雄伟的九鼎台和古朴的亭台楼阁构成了玉玲的庄严画面。
"这首关于王宇神庙的诗是第一次在东南部游览."惠济山景区副主任宋亚南表示,大禹墓景区已成为外国游客的首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禹后人、崇敬大禹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及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也纷纷前来参观和崇拜大禹。
大禹的德则被绍兴打败了
大禹墓位于玉灵河附近,是大禹子孙的聚居地。这里有200多人,姓司,世代居住在这里,守卫着大禹的陵墓。姓司的人将在元旦参加氏族祭祀,在谷雨参加公共祭祀,在农历六月初六参加大禹祭祀。
晏是大禹的第143代孙,也是榆陵村党支部书记,一年三次不间断地参加禹的祭祀活动。“我每年都要参加大禹墓的公开祭祀。大禹子孙方阵每年都会出现在大禹墓的公共祭祀仪式上,主要由玉陵村组成。自从大禹公开牺牲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大禹和他的姓氏。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禹子孙,如夏、禹、禹、鲍等与我们联系,希望能来绍兴参加禹的祭祀活动。来大禹墓寻根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严李茂说:
玉灵河两岸,水清如镜,杨柳如画。鱼岭村的村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在这里散步和放松。颜说:“祭于之后,最大的变化是玉玲周围的生态变得美丽了。“五水治理”后,涪陵河更加清澈,更加美丽。”
作为20多年余祭祀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员、绍兴文化史专家李永新深刻体会到了余祭祀对绍兴的影响。“公开牺牲大禹首先让人们知道,大禹是我们开国之父,也是我们国家的抗洪使者。他用科学的方法控制水资源,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努力工作却忽视了个人利益。在20多年的祭祀过程中,绍兴通过对大榭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弘扬,传承了大榭精神李永新说。
在1995年大禹治水之前,绍兴市的饮用水一直受到污染的威胁,绍兴的水质已经恶化。那一年,李永新对水乡的水质有了深刻的了解。李永新说,大禹的公开牺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水环境是5000年前绍兴的命脉,现在仍然是我们的命脉。当水环境遭到破坏时,江南水乡的风格就消失了。经过大禹的公开牺牲,绍兴的水环境逐渐改善,绍兴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治水。绍兴祭祀于后,实施了小顺江饮水工程等一系列治水工程。目前,绍兴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人们享受着生态之美,过着幸福的生活。
祭祀于也极大地提升了绍兴的文化地位。李永新说,祭祀大禹是国家一级的文化活动。只有在有大禹的时候,你才能穿越这个国家,只有在秦始皇参加会议并向大禹献祭的时候。历代当权者以各种方式祭祀于,绍兴成为历史上的文化高地。
大禹治陵仪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绍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展,绍兴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公众的牺牲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绍兴也成为了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华侨华人的寻根之地。”李永新说。
大禹治水的每一次公祭都是绍兴党员干部的精神洗礼,它使人们不会忘记治水、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以诚报国的初衷,使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绍兴成为大禹精神的传承基地,祭祀于为绍兴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大禹的精神永远闪耀
大禹用科学方法治水。他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精神焕发。
绍兴祭祀于后,不断汲取当地治河经验,继承大禹治水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大禹精神。
绍兴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践上继承和发展了大禹治水的遗产。大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位河长,他在治水方面履行了河长的职责。绍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河流长度制浙江越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潘成玉教授长期关注绍兴公祭大禹之事。他认为,绍兴20年祭祀余的历史,是整个中国不断探索如何在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祭祀于就是符合这一过程的。绍兴以实际行动发展了大禹治水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全国提供了先进经验。
绍兴大禹治水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家思教授说,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可以在大禹治水中得到充分体现。绍兴以来,祭祀俞的范围不断扩大,祭祀俞已成为民间自发的民间活动。全国各地都在祭奠于,充分显示了祭奠于的深厚感情。从祭祀的规格来看,祭祀逐渐由民间祭祀、简单祭祀向大祭祀转变,成为一种仪式和一个地方的文化象征。这些祭祀活动内容丰富,具有仪式感和神圣感。
刘家思说,大禹之所以受人景仰,是因为大禹思想本身的崇高性,这种崇高性体现在大禹用科学克服前人无法克服的困难的科学精神上。大禹是东方文化的化身,大禹治水对改造自然、治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利益共同体在古代大禹时代得到了充分体现。大禹以治水为契机,集治水之大成,为全社会治水治政做了一个很好的总体规划。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考虑人类的命运,改造自然,使社会呈现自然生态之美,造福全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大禹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2007年大禹墓的公共祭祀。
大禹墓前期祭祀活动综述
[1]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大禹治陵公共祭祀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大禹墓的第一次祭祀,也是自20世纪30年代末停止祭祀后的第一次祭祀。
[2]1995年5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大禹墓,高度评价大禹、大禹精神和大禹治陵的社会牺牲精神。回到北京后,他为大禹拱道墓题词。
[3]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宣布大禹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997年6月,中宣部命名大禹墓为中国首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5]1999年,大禹治陵亭修复。
[6]2000年4月,绍兴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公开祭祀。
[7]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示,要做好大禹墓的公共祭祀工作。
[8]2005年4月,绍兴市人民政府为大禹墓举行了公开祭祀。
[9]2006年3月2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致信绍兴市委,对大禹墓祭祀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大禹墓祭祀活动意义重大。大榭因其在治水方面的突出功绩赢得了后人的钦佩。他的人民和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源泉
[10]2006年4月20日,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在大禹墓广场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等3000多人参加了祭祀活动。
[11]2006年5月,祭祀于的仪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2007年4月20日,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大禹治陵公共祭祀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和4000余人参加了仪式。此后,大禹墓的公共祭祀仪式被提升为国家祭祀仪式。
[13]2008年4月20日,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在大禹墓广场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2000多人参加了祭祀活动。
[14]2010年4月20日,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在大禹墓广场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和浙江省省长等2000多人参加了祭祀活动。
[15]2014年4月20日,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在大禹墓广场隆重举行,全国政协文化、历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等1000余人参加了祭祀活动。
[16]2015年4月20日,中国文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大禹治陵公共祭祀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红等1000多人参加了祭祀活动。
[17]2017年4月20日,大禹墓公共祭祀仪式在大禹墓祭祀广场隆重举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夏宝龙担任主祭,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的袁家军宣读了祭文,水利部、两所院校的近千名院士、省市领导、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大禹后裔代表以及各界代表出席了仪式。
主任周能冰整理
1995年4月21日,《绍兴日报》头版报道了大禹治陵首次公开祭祀的盛况。
边肖:袁云陈文华提供的首席周能兵照片
标题:大禹墓公共祭祀:一种持久的精神传承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