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9字,读完约1分钟
12月26日上午,在杭绍城际铁路工程杨迪路站施工现场的门卫处,施工人员站在人脸识别器前,识别器扫描确认人脸与信息卡中的图像是否一致。墙上的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建筑工人的姓名和进场时间等信息,并提示工人“请戴上安全帽!”这是在昨天举行的杭绍城际铁路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会议上看到的。随着杭绍城际铁路“智能工地”建设的启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再次被锁定。
“智能施工现场”是一种基于高度信息化的新型信息化手段,支持人与物的综合感知、施工技术的综合智能、工作的互操作性和互连性、信息的协同共享、决策的科学分析、风险智能的预控。以人、机、材、法、环等要素为核心,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现场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在现场,除了人脸识别系统外,还在施工现场安装了自动环境监测仪器,对施工现场的PM2.5和粉尘进行实时监测。一旦PM2.5超过标准值,现场喷淋系统将自动启动;将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于深基坑、盾构隧道、吊装等重要部位和施工节点,并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杭绍城际铁路9个标段的投标已经全部完成。下一步,“智能建筑网站”将逐步被推至全线。”杭绍城际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边肖:潘琼英实习生曹陈诗云文华
标题:人脸识别有助于安全建设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