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14字,读完约13分钟
4月19日,谷雨和绍兴将庆祝第七个全国茶节。
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在浙东兴起。茶都,这是历史赋予绍兴的著名名称。
从原始道家“仙药”到禅宗茶道的起源:从饮茶的盛行到越窑青瓷的创制,宋代的炒青法、明代的花茶法和全叶冲泡法...中国茶史上的这些里程碑事件都见证了绍兴“茶都”的美誉。
悠久的历史
绍兴的茶叶种植始于东汉,质量上乘
绍兴茶历史悠久。
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越地原始茶的存在,这足以说明越地是中国原始茶的来源之一。
1973年,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大量植物叶子的堆积,为越地原始茶叶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90年,考古学家在苦湖桥遗址发现了一个8000年前的陶罐,里面有一捆植物枝条和一颗当代茶树种子。由此推断,中国饮茶习俗的产生、丰富和成熟都是在越地。2004年,在距河姆渡遗址7公里的罗天山遗址又发现了茶树的根,周围有明显的人工挖掘的浅坑,并伴有一些碎陶片,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迹。2005年,在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许多陶器被视为古代茶具。
茶具记者陈群瑶照片
绍兴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东汉。根据金代王符的“玄幻”说,东汉魏伯阳等人在上虞山地区种植了茶丹药,饮茶吃药,祈求长生不老。根据这个计算,绍兴种茶至少有两千年了。
绍兴茶始于东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至元明清,曲折于民国,兴盛于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在唐代,113位唐代诗人为绍兴写了391首茶诗。这些茶诗为绍兴茶的普及和繁荣做出了贡献。在盛唐诗坛盛赞越茶的同时,唐代出现了茶圣陆羽。他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
卓越的品质
绍兴茶以其历史闻名
绍兴茶的质量名副其实。
"浙东去岳州、明州、漳州和台州."那一年,陆羽对八个产茶区的43个县的茶叶质量进行了排名,即山南、淮南、浙西和浙东。明代的许次纾在《茶经疏》中还称,浙江名茶是绍兴铸造的,天台的雁塔、仓颉的大盘、东阳的金华,相当于雨前中国武夷出产的极品茶叶。
事实也证明了绍兴茶的声誉。唐朝时,“山西茶”很有名。宋代以“白日铸雪芽”最为著名,包括绍兴卧龙茶、诸暨世家岭茶、嵊州西柏山茶、瀑布茶等。元代,嵊州的仙家港茶成为贡茶。
茶园风景。黄伟
明代诸暨石碣岭茶被列为贡品,上虞后山茶成为中国名茶。张岱从安徽聘请了制茶技术人员,用日本产的茶叶制作茉莉花茶,这种茶一直很流行。明末清初的珍珠茶是绍兴茶叶生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未来茶区的经济发展和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代,绍兴产的珍珠茶闻名中外,因为它的集散地在绍兴的平水,历史上称之为平水竹茶。当时绍兴县有很多名品,惠济有蓝雪茶;诸暨有石碣茶、东巴山茶等;上虞有后山茶、冯明茶等。嵊县有仙家岗、瀑布岭等产品。其中,鲜家港茶以贡茶为主,全港柏慧是清康熙年间的新名品;王家山、杜望山和三头坞附近出产的茶叶也很丰富,味道浓,质量好,分布广。
从清末到民国,绍兴茶业衰落,历史上最著名的茶叶几乎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绍兴茶业在春天蓬勃发展,当代茶圣吴觉农应运而生。
20世纪50年代,绍兴坪水绿茶区被列为全省首批“绿变红”示范区。以绍兴、诸暨、嵊州为主要产地的“岳红”茶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并成为当时中国产量和质量最好的红茶品牌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泉港柏慧、石角茶、日珠茶等传统名茶恢复生产,西施银芽、晋中茶、望海吴韵等名茶问世,引进龙井茶采集技术,生产黄顺云剑、桂岩吴健、大佛龙井、越香龙井等。,这已经进入了名茶丰富多彩的时期。
如今,越香龙井、大佛龙井和绿剑茶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绿剑、帝王、大佛和施丽萍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大佛龙井、月香龙井、平水日珠为代表的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2019年,大佛龙井连续十年进入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在中国排名第六。
巨大的产出
绍兴茶叶产量曾居全国第一
绍兴茶叶产量名列前茅。
据《宋瑶·史·货殖》,宋高宗绍兴,3
十二年(1162年),绍兴府出产茶叶38.5万斤。南宋时期,绍兴县的茶叶产量居全国之首。宋代绍兴茶不仅名品众多,而且产量丰富,市场交易活跃,成为山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宋代绍兴茶叶市场的繁荣也记载在贾泰的《会集志》第五卷中。当时,绍兴惠济县、、生贤县、诸暨县、上虞县、余姚县、萧山县、上虞县的茶叶批发总量为46520斤,零售总量为26700斤,合计73220斤。有惠济县、余姚县和殷珊县,交易量超过1万斤。其中,汇基批发量为23320公斤,零售量为920公斤,殷珊批发量为7700公斤,零售量为6410公斤,殷珊和汇基的交易总量为38350公斤,占绍兴市政府总量的52.4%。
陆游的许多诗中都描述了这一点。例如,《山阴尚道》说“兰亭如天,茶市一个接一个的利用雨水”,而《建尚湖左》也说:“茶市在兰亭的北面,柯桥的西面噪音很大”。
新昌县中国茶叶市场贸易的热闹景象。张良宗
在历代诗人中,陆游写的茶最多。他一生中留下了300多首茶诗。这个数目占他所有诗歌的三十分之一。他还自称是陆羽的后代,并在诗中多次表达了继承陆羽的遗志,成为茶仙的愿望。陆游的许多茶诗除了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茶叶市场的繁荣之外,还描写了宋代制茶技术的进步。例如,《春末甲鱼馆》说:“蚕房用清明种子包裹,茶农首先收获了谷雨芽。”在《春来云门三山》一诗中,也有“谷雨前卖茶花”的说法,说明南宋制茶重视绿叶的采摘质量。
事实上,宋代绍兴茶叶的大量产出与制茶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在北宋时期,茶主要是用蒸青和研磨制成的,当时的贡茶被称为“龙团”、“冯冰”、“高燕”和“蜡面”。南宋时,绍兴惠济县的制茶工艺进行了改革,率先取代了蒸、青、磨、制茶。
清代,平水竹茶率先出口。清初至民国时期,平水竹茶出口量巨大,居浙江之首。嘉庆至道光年间,平水竹出口到美国,出口量占全国绿茶的四分之三。光绪中期(1883 ~ 1894年),每年出口欧洲的平水竹茶达20万吨,占全国绿茶出口量的20%,浙江茶叶出口量的一半。
绍兴茶作为一种商品,承载着东方文明,穿越海洋,至今仍在出口。如今,绍兴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茶加工和分销中心,中国重要的绿茶出口地和龙井茶的最大产地。根据绍兴市农业和农村局的数据,全国有43.31万人从事茶业,24.5万茶农,约57万亩茶园。2019年,全市茶叶产量42500吨,产值35.58亿元。
家电贾
饮茶的繁荣催生了越窑青瓷
绍兴茶的饮用器具是独特的。
正如英雄配美人一样,只有好的茶具才能长久保持茶的芳香和醇香。“碗,去国家。”在《茶经》中,茶圣·陆羽不仅称赞了岳州的茶,还称赞了岳州的茶碗。他说,“如果邢的瓷银多,瓷玉多,邢就不如乐毅;如果邢瓷雪越多,瓷冰越多,邢就不如岳儿。中国的邢白和的瓷绿和茶青比较多,邢不如岳山。”
邢瓷是邢窑生产的茶具。邢窑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内丘县。邢窑生产的白瓷瓯是唐代流行的茶具。越窑在今天的绍兴,因为绍兴在唐代被称为越国,因此越窑。中唐时期,越窑生产的青瓷因其质地优良而被列为贡瓷。自晚唐以来,越瓷器中的贡品一直被赋予一个独特的名称——秘瓷。唐代“九州之风照窑,胜千峰千姿百态”,描绘了秘瓷的独特魅力。
瓷器是绿色和深棕色的。虽然这是从饮茶的角度来讨论,但却反映出越瓷的青色略浅,釉色透明,美轮美奂。这是技术和设计的完美结合。
唐代越瓷茶碗,比米碗小,体浅,壁斜,腹浅,胎细嫩,色泽均匀,造型独特。五代甘宁学者徐夤曾盛赞乐舞,诗中说:“巧剪明月染泉水,轻旋薄冰填绿云。”
在古代中国,有一句谚语说“沏茶最好”。绍兴是茶的故乡,绍兴人一向注重泡茶的“五个条件”,尤其是茶具。越窑生产的青瓷茶碗,能使茶叶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汤色鲜艳、洁净。越窑茶具上还绘有各种精彩的绘画作品,如飞鹤、王子和歌舞女郎、翠鸟翅膀、五彩蝴蝶花、女风、花卉等。唐朝时,颜真卿曾写了一首诗赏析:“青瓷传至静夜,幽香满闲。”宋代范仲淹还留下了著名的“碧玉瓯绿道”一语。
在很大程度上,是饮茶在越南的盛行催生了越窑青瓷。唐宋时期是茶进入社会生活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通过陆羽《茶经》的传播,越茶的影响迅速扩展到大江南北,饮茶之风盛行。因此,这一时期自然出现了与茶相配的茶具——茶具的演变。
茶道元
绍兴是茶道的发源地
茶道起源于绍兴。
东晋高僧智敦是第一个喝茶的高僧。这位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高僧,不仅是新昌佛寺的开山祖师,还被誉为“佛茶之父”。
在他的生活中,寺庙里一定有茶,茶里一定有禅。通过饮茶,智盾将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寻求精神启蒙。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茶有关,一杯绿茶可以容纳世界上的一切,所以他提出了“茶禅一味”的理论。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他的《茶经·茶楼杂歌》中写道:“兴可与越人同造。圆像月亮,但它像云一样轻。枣花转动眼睛,苹果泡沫闻起来像牙齿。当松下看到它时,直贡也是如此。”在诗中,“直贡”是指直墩。他交了很多朋友,他经常邀请朋友在夜月品茶和谈论佛陀。淡淡的清冽,凉风习习,知心朋友,煮茶饮茶,弥漫着绿茶的湿润气息和醉人的友情,喝茶,谈佛。这种佛教茶道难道不就是今天人们所追求的茶道吗?
诗是明亮而迷人的,他们也梦想在越南和中国喝茶。他写了25首茶诗,其中许多是写在山西和沃州山。皎然不仅喜欢茶,而且也知道茶。当他住在珠山庙西寺时,他遇到了陆羽,成了一个被遗忘的朋友。据史料记载,陆羽在皎然所在的庙西寺住了约三年。皎然与陆羽的友谊对陆羽影响很大。没有焦然的帮助,陆羽很难写出举世闻名的《茶经》。
焦然可以说是佛教茶事的大师。他是第一个研究实验茶园和实验茶的人,主张“以茶代酒”,积极提倡以茶代酒。同时,他也是“品茶会”、“斗茶会”、“诗茶会”最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古竹茶会”、“山西诗茶会”是他们组织的经典案例。
“茶道”一词是由焦然首先提出的。在他的诗《饮茶歌,崔氏使君》中,他说:“我知道茶道都是真的,只有丹秋是真的。”它比日本人早使用了800多年。日本人最早开始种植茶叶是在唐永贞元年(805年),当时日本僧侣来到台州、岳州和明州学习佛教并回国,他们带来了茶叶和茶籽。因此,皎然可以称为茶道的鼻祖,绍兴可以称为茶道的发源地。
此外,明代绍兴神童徐渭曾写过一部袖珍茶经《七种炒茶》,书中还谈到了品茶技巧,如品茶、点茶、品茶等。
更有效
绍兴茶的养生之道
喝茶的好处不胜枚举。
"饮茶者,保健的仙药,和延长寿命的魔力."正如日本禅宗大师荣在《饮茶养生》中所写,茶可以帮助人们解渴,保持健康,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茶的医学用途始于“神农尝香草,当它每天遇到72种毒药时,它得到茶并解决它”。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也高度评价茶,说“温饮则火因寒而降,热饮则茶因内热而升散”。
茶也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正如周作人在《饮茶》中所言:“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雅致的陶瓷茶具,两三人一饮,便有半天的闲暇,可达十年尘梦。”鲁迅在1932年还写了一篇文章《饮茶》,说如果你有好茶喝,你就会喝好茶,这是一种“幸福”。在他的日常消费支出中,香烟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茶。在鲁迅的日记中,有100多条关于茶事的记录。
茶也能帮助人们培养自己。“喝一口涤就昏了,心情爽朗;再次喝我的上帝,突然像飞雨一样洒下轻尘;喝了三杯后,你就有办法了。为什么要费心去打破你的烦恼?”焦然在他的诗《饮茶歌》中也描述了茶的作用。
葡萄酒和茶并不短缺。陆游曾唱过“饮茶难从陆羽,宁和的诗中停止饮酒”的诗句“尝茶”,也可能是因为家乡茶的滋润,他已成为一位86岁的长寿老人:“让翁喝7万元,他的眼睛和耳朵都不浪费。”
喝茶已经成为代代相传的一种社会习俗,它给人们带来健康美好的生活。
环
绍兴全国饮茶日
绍兴全国饮茶日始于2014年,今年是第七年。
2013年12月27日,在绍兴茶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推动下,绍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绍兴全民茶日的报告》(4月19-21日)。因此,绍兴市民有自己的茶节。
设立“全国茶日”是为了进一步倡导“茶为国酒”的理念,引导广大公众“多喝茶,多喝好茶”,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普及茶叶知识,弘扬茶文化,扩大茶叶影响,促进茶叶消费,营造“知、爱、饮”的氛围。
:许夏虹王赢
标题:岳州茶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