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80字,读完约12分钟

绍兴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道路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从“大树下无草”的困惑与焦虑到双方的开放与融合;从传统产业的生死沉浮,到新旧动能及时转换后的生机勃勃;从传统的从富裕到安全,到勇于改革、敢于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绍兴的信心增强了,信心坚定了,前景看好。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一个充满信心和活力的新绍兴正朝着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前30”的目标稳步前进。

“金杆”的自信

“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深秋,“北京绍兴周”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带着三个“骄傲”向家乡绍兴坦白,他的激动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谢国明的话表达了许多绍兴人的心声:是时候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绍兴了!

绍兴变了。市区独立于岳城金鸡至岳城、柯桥、上虞,已初具规模;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飞猛进,高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城镇令人眼花缭乱;千年古桥依然巍然屹立,崭新的高架桥拔地而起,地铁将直达杭州,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将穿越城市,返乡的流浪者没有导航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乡;长三角医疗保险“一卡通”,杭州邵雍政府服务“一网管理”,绍兴人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一线城市的服务...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新的变化,首先源于城市的自信。

在去年浙江省的两会上,绍兴没有被省政府决策层纳入整合视野。当时,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是“促进杭州与宁波的一体化发展”。迷失的绍兴人自嘲:他们只知道杭州和宁波,却不知道绍兴。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但是绍兴没有放弃。经过几次努力,杭甬一体化被表述为杭甬一体化。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加快杭州、绍兴、宁波一体化”被列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实现杭、绍、甬一体化”。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随着一个词的增加,绍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

面对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绍兴的决策者摆脱了焦虑,放下了包袱。目标很明确:不是成为一个“大树下没有草”的洼地,而是成为一个两边都是“金杆”的地方;不要随波逐流,你应该成为大湾区的一艘巨轮!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在绍兴的积极参与下,杭州与宁波真正实现了对接,杭州与宁波之间的“金柱”枢纽、“连接杭州与宁波、连接上海”的新形象逐渐清晰。

绍兴就这样重新获得了曾经默默无闻的自信和活力。这种信心和活力不仅在于决策者,也在于企业家,不仅在于普通人,也在于农村的圣贤。

企业家更加自信。

今年,50亿元甚至100多亿元的大型项目相继落户,绍兴成为投资热点。"我们感兴趣的是绍兴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和优质服务."去年入驻的董事长周表示:“我们有信心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特色工艺半导体企业。”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相对优势的展示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当地企业家的信心。

位于柯桥区的浙江英丰科技智能印染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英丰科技董事长傅充满信心:“我们要把这个项目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高科技、智能化、绿色的传统纺织印染行业发展模式。”位于上虞区的浙江皇城工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成功与紫禁城联姻,并将在未来三年继续开发紫禁城系列产品。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人们有更强的获得感。

今年,国际高端比赛频繁在绍兴举行。"朱婷、埃格努、博斯科维奇、金·索福金、加布...世界女子排球队的大名已经传来。在家里看女排世界杯让董兴奋不已。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李先生是一位鼻腔恶性肿瘤患者,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专家孙在他家门口的岳城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手术通过摄像机和5G技术进行现场直播,绍兴100多名耳鼻喉科医生观看了整个手术过程。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湘县更加自豪。

这一年,绍兴频频出远门,从西湖到邕江之滨,从东方之珠到台湾,从创新之城鹏城,到第一好去处北京,再到神奇之都上海。“绍兴周”系列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古老、时尚、自信、开放的绍兴,扭转了绍兴只是江南小镇的固有印象,加强了绍兴与中国一线城市的战略协调和务实合作,更有收获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正如绍兴县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向贤和余克平所说:“绍兴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难。”

这是一种从里到外对整个人的信心。绍兴火车站摆脱了“蜗牛壳做道场”的尴尬,站在长江三角洲的新视野下审视自己,闯出一片新天地。大公文慧传媒集团浙江站站长毛建兴称赞道:“绍兴率先以实际行动品尝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甜头,实现了杭州与宁波之间从‘大树下无草’到‘大树下乘凉’的转变。”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特殊学生”的信心

“长江三角洲俱乐部”就像一片森林。绍兴充分发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先进的大城市比肩而谈,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学生”。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明确的路径导向为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个明确的方向导致一条更坚实的道路。在以“两个产业”、“两个城市”和“活力城市”为主要内容的高品质发展组合拳道的指引下,绍兴“坚持青山不放松”,更加脚踏实地、充满信心。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依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向现代文化高地前进,是绍兴人耀眼的“力量”。

绍兴古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传统文化、数量众多、重量级人物和稀有的绍兴名人都是“绍兴骄傲”。

作为“老绍兴”的典型元素,黑毡帽曾经与阿q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今,黑毡帽不仅成了“网红”,而且在走向国际时也成了引人注目的陪衬礼物。

关键在于创新。跳脱式设计,精致的细节,多样的颜色...新版黑色毡帽源于传统,符合时尚,成功融入当代美学,赢得年轻人的心。

黑毡帽的变化反映了绍兴传统文化的变化。

文化就像老酒,越老越好;创意,如包装,需要创造力。曾经,我们在老式的怀旧中失去了许多机会。然而,当我们用创意去改变时,传统元素迎合了时尚潮流,“湿棉袄”变成了“金饭碗”,老绍兴焕发了青春。黄酒、冰淇淋、黄酒、奶茶成为“净红”,青瓷胸针、发卡成为受欢迎的商品,竹茶与竹茶相结合的小竹茶成为一场展览爆炸...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古城保护也是如此。绍兴古城占地8.3平方公里,名人遗迹密布。绍兴打破了旧的定势,以更高的眼光整合资源,保护整个古城,从文化保护点到名人故里,到历史街区,再到整个城市。整个绍兴古城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遗产。在创意转型和创新发展中,它正在向一个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体验的世界级古城激活模式迈进,也推动绍兴向长三角最具特色的城市迈进。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将浙东古运河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国家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使“浙东唐诗路文化带”建设与浙江省政府打造的“唐诗路黄金旅游带”对接...绍兴用文化激活旅游资源,用诗歌唤醒沉睡的诗歌之路,加速文化资源的厚度向产业发展的高度转化。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依托坚实的工业基础,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是绍兴的一大特色。

传统产业得到振兴。

中国轻纺城曾被称为“中国轻纺城”。如今,“恨布而不恨衣”已逐渐成为历史。中欧时尚梦工厂、东方米兰国际时尚出版中心等国际时尚项目落户柯桥;本土设计师马金星和王惠芬是中国十大纺织面料设计师;柯桥的一些独立品牌,如好志朱华、世纪、左拉等,已经成功孵化...正在建设新时代“国际纺织之都”的柯桥,正在从“世界工厂”向“东方米兰”转型。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不仅仅是轻纺。柯桥印染、上虞化工、诸暨金属加工产业升级深化,岳城区印染、化工跨行业集聚启动良好。今年,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约11.5%,连续七次在全省“换笼换鸟”评比中夺冠。传统产业已经成功地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新兴产业已经成长。

2018年3月,总投资58.8亿元的SMIC在绍兴落户时,绍兴人对这个集成电路城能否成为一种气候产生了怀疑,有人甚至认为绍兴是“摩擦的热点”。

时间是最好的验证者。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总投资80亿元的长江电子科技绍兴项目已经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绍兴集成电路创新综合体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总投资不低于6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链不断完善,绍兴已成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集成电路产业平台被评为长三角地区重要集成电路产业浙江省首批“万元”新型产业平台培育名单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著名集成电路专家马俊如院士说。

上虞电子旅游城也发生了奇迹。神曲、中国移动游戏、金科猫、南湾科技、时宇网络……很难想象一个小镇能聚集这么多游戏公司。但是上虞市通过参观城镇做到了这一点。电子旅游城形成了强大的磁场效应,以游戏、电影、动画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矩阵格局基本形成。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大而好的项目正在为绍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今年,绍兴新引进45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其中6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我对绍兴很有信心!”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顾培华说。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了江南文化传承创新和生态环境改造保护的步伐,文化、商业、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黄金链条正在逐步拓展。充分展示“特色”的绍兴,在长三角的竞争中更有信心、更有精神。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兴风作浪”的未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绍兴作为长江三角洲中部的27个城市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遇和挑战往往并存。在一体化的巨大红利背后,有许多挑战和困难。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入新思维,寻求新突破,搭建新平台,我们才能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乘风破浪。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需要更强烈的忧患意识。

生于艰难。在12月30日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在充分肯定绍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全市能源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不够稳定,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长三角一体化不是“灵丹妙药”,光明的未来并不意味着绍兴可以过于乐观。如果绍兴忽视它的缺点,机会就会从它的指缝中溜走。下转

这就要求绍兴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决心,认真总结绍兴的优势和劣势,拉长长板,填补短板,积累更多的竞争信心。

绍兴需要更新发展思路。

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绍兴要如期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向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迈进,加快重返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前30强”。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思维,立足“长三角”,放眼国际,寻找新的增长点,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2022年杭州亚运会可以看作是对杭州和绍兴的一次考验。作为除杭州外亚运会项目最多的城市,绍兴需要创新思维,实现“办好会议,提升城市”的目标。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需要在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

不要折断或站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绍兴实现了从资源型小城市到经济强市、从传统江南小镇到现代国际城市、从温饱到追求生活品质的三次大跨越。面对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绍兴应以非凡的决心和勇气,把城市治理现代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一次跑”改革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风格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制度机制创新中,解决更深层次的改革问题,真正把制度优势和治理效率转化为发展的胜利。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面对长三角和国际化,绍兴应在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的基础上,突破自身发展障碍。正如浙江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所言:“对于已经在长三角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绍兴应该善于扬长避短,形成城市联动。”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需要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宽容是伟大的。新批准的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绍兴对外开放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平台,将有助于绍兴更好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大湾区大型开放型经济平台。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也打破了行政界限,布置了一个“一区两廊”的大平台。未来,“一区两廊”应力争成为绍兴最具活力的平台,在引领全市发展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力量变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还需要寻求更多的重大创新平台和标志性平台,推动综合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如争创绍兴综合保税区、争创绍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创国际知名大学绍兴校区、争创绍兴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争创“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基地等。,都是值得考虑的。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绍兴可以跳出绍兴和长三角,突破极限空,实现无限发展。

服务一生,努力工作,大胆创新,创业。几千年来,绍兴人代代相传的“胆剑精神”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都表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并不断得到丰富。今天,如果说长三角一体化是绍兴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机遇,那么当发展蓝图成为现实时,“勇敢的剑”精神必将更加闪耀。

《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边肖:绍兴日报钟蓝花雷延平

标题:《绍兴日报》系列之三:绍兴的新奇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