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要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9-09-25 07:44
来源: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9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制的形成与发展举行了第17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习中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和法制,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根本保证,为推进新时期的民族制度和法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全党要坚定道路信心、理论信心、制度信心和文化信心,继续走党和人民开创的正确道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于志刚同志解释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在主持研究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再过几天,我们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排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目的,是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制建设的历程,总结成绩和经验,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成立以来,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领导人民为之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和巩固了我国的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和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问题。实践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古代东方国家建立了一个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一个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证了中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探索和建设更好的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解决办法。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的有益成果,并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的优势。70年来,正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集中精力做大事,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完成各项任务,才能够成功地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第二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它能够有效地体现人民的意愿,保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第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坚持依法治国,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在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在党的领导下,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配合,既充分发展民主,又有效集中。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是一个务实、务实、高效的体系,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需要坚持和贯彻好,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坚持和巩固已经确立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前提下,继续加强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治理急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需要的制度。有必要及时总结实践中的良好经验和做法。成熟的经验和实践可以升级为系统并转化为法律。
习近平强调,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实施。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有效地将我国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率。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推进制度轨道上的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领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制的理论研究,总结70年来中国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增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边肖:陈文华
标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要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