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02字,读完约7分钟

在西湖桥村的文化礼堂,村民们正在上舞蹈培训班

最近,一部农村文化电影《花旦的回忆》在iQiyi APP上发布。影片讲述了越剧剧团梁晓艳因解散而被困工厂,在现实的困境中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作为第一部反映中国文化大礼堂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电影,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陈丽华,《花旦的回忆》的投资人和主演是柯桥区坪水镇西桥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员。所有的场景都是在坪水镇拍摄的,23名演员中有21名是坪水村民,他们大多数都是文化大礼堂的忠实“粉丝”。正是因为文化礼堂的建成和点燃,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这部电影才诞生。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采花——村民们争相试镜

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花旦的回忆》拍摄了整整一年。“时间很紧,但当你在工作日必须去上班时,你只能在周末和假日拍摄。”陈立华回忆说,准备工作是从早上5点开始的,拍摄是从7点准时开始的,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晚上,我们要拍夜景,最晚10点多。像国庆假期一样,我连续拍摄了7天。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关注高强度的电影拍摄对陈立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在拍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村民的帮助."陈丽华说,无论是演员、服装、道具还是场地,村民们都积极参与,尽情享受。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电影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这要求演员的服装有一种年龄感,并随着周围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主人公梁晓艳为例。当她第一次从剧团离开工厂时,她是一个美丽的年轻女人。在工厂呆了很长时间后,为了融入大环境,我换上了普通女工的衣服。婚后,她的丈夫下岗了,她经济拮据,所以她穿得更随意。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为了突出这些变化,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合适的衣服?“在我母亲知道这件事之后,她把她所有的旧衣服都藏在壁橱的底部,作为时尚顾问还给我们。那个时代的女装流行小碎花、素色面料和燕尾领款式,而男装主要是白色和青色。”陈丽华说,为了支持她拍电影,她的父亲、卜儿和其他长辈捐赠了他们的旧衣服。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这部电影中的大多数临时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虽然他们没有表演经验,但他们非常想拍电影。陈丽华告诉记者,在工厂挑选女工的过程中,10多名村民同时前来试镜,其中一些人带着孩子去争取小演员的角色。最后,她选择了四个有舞台经验,有相机感和长发的女村民。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村民胡是被选中的临时演员之一。在电影中,她扮演工人小刘。实际上,她也是一名工厂工人。在电影中,她喜欢唱歌剧,并跟随梁晓艳学习歌剧动作。实际上,她也是民间越剧团的演员,经常在文化馆表演。“我有梳什么样的辫子、穿什么衣服、扣什么扣子的经验。”胡笑着说,整出戏之后,她一直在演自己,挺有意思的。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小餐馆、服装店、电器店、五金店等的场景。在电影中也是由在集镇开店的村民提供的。陈丽华说,他们不仅热情地提供场地,还在电影中扮演拒绝主人公求职的老板。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农村生活的新变化——文化大礼堂受欢迎

“近年来,文化礼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家楼下的棋牌室也关门了。”无论是拍摄《花旦的回忆》还是组织文化馆活动,陈丽华都清晰地感受到农村生活正朝着积极、乐观、积极的方向发展。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2016年6月,陈丽华在担任西湖桥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后,立即对舞台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扩建,并对音响和灯光进行了升级。“第一个活动是划船舞会。镇上有20多个团队盛装出席,并在文化馆聚集了500多人。”陈丽华回忆说,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震惊了她,点燃了她对工作的热情。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从西湖桥村文化大礼堂的时间表来看,一年的文化活动已经排满了:一个月至少有四次的活动是老年人喜欢的粤剧、荷花、书法、国画等,还有年轻人喜欢的手工插画、化妆、舞蹈、瑜伽等训练。陈丽华告诉我,村里还成立了四个业余运动队,即舞蹈队、戏剧队、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这些队全年都很活跃。去年,西湖桥村文化大礼堂被评为省内五星级文化大礼堂。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参与拍摄华的村民们正在排练

西桥村文化大礼堂是绍兴基层文化建设主阵地的缩影。2013年,绍兴全面启动文化会堂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成980个文化会堂,500人以上行政村覆盖率超过50%。绍兴市以“提高质量、扩大范围、保持常态、长效”为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文化大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文化大礼堂星级管理办法》等政策。每年文化大礼堂财政专项保障资金为1亿元,促进文化大礼堂在思想引导、道德教育、礼仪培训、文化熏陶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文化礼堂是农村的新地标,也是农民的新天堂。新昌县梅陇村连续9年举办“乡村之夜”。村民们导演和表演的节目《大地》很有品位,表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诸暨施丽萍村以“西路子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打造了一个具有戏曲文化特色的文化礼堂,唤醒了历史上的乡愁记忆;上虞市设立了文化馆乡镇慈善基金,改变了政府对文化馆的建设和管理,有效提高了文化馆的经营活力;在嵊州,名单上的学生将被纳入“提名金榜时去文化馆”活动的“春泥志愿者”队伍,并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回馈到村里。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这些生动的案例背后是传统文化的苏醒和乡村复兴下的乡村文明重建,也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打开文化礼堂“空头脑”——关注农村人的需求

随着文化馆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有了生存的舞台。然而,建成后,如何长期管理和开展活动,从而使文化大礼堂“有血有肉”?目前,一些文化馆呈现出“空以心为本”的迹象,活动少,形式单一陈旧,村民参与程度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我们必须着眼于农村人民的需要,规划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要贴近群众的实际思想需要,有利于身心健康。”绍兴文化中心副主任李红认为,要挖掘当地文化遗产,通过协调礼堂、报告厅、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开辟村史、村情、民俗、尊德、尊重时政等展示场所,让农村人充分了解村庄的发展进程,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我们祖先的创业事迹、身边的先进榜样、优秀的家庭风格和家庭培训可以作为文化创作的素材,融入到乡村歌曲和“乡村之夜”等特色文化活动中,让村民从“要我来”转变为“我要来”,真正成为文化大礼堂的主人。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有些人有文艺团队,有些人有文艺活动,有些人有文化职位绍兴CPPCC人吴双涛认为,文化大礼堂“活”的关键在于落实村级文化专职管理人员,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建立“管岗位、管团队、管活动”的长效机制。专职行政人员是文化馆的看守人。只有当人们总是在那里,门总是开着,声音总是很大,村民们才能被激励去参加活动。全职行政人员是礼堂文化的播种者。通过提升自身的宣传水平和文学素养,不断培养文艺队伍,设计文艺载体,策划活动,推动村民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发挥以德育人、以文化育人、以礼育人、以艺术取悦人的作用

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边肖:黄

标题:只有当村民搬迁时,文化馆才能生存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