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04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雪龙”,3月10日:冰山雪海探索南极——“雪龙”的第35次南极考察航行
新华社刘石平
雪龙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上卸货(照片摄于2018年12月7日)。新华社刘石平照片
3月10日,“龙雪”号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成员,安全抵达上海吴淞检疫锚地,办理入境和通关手续。
这是雪龙第22次远征南极,并安全返回。第35次南极科学研究任务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开始,雪龙带领科研团队成员穿越冰雪,在南极中山站创下了冰上卸载空的记录,在咆哮的西风带铺设了中国第一个环境监测浮标,体验了意外撞上冰山的危险并成功应对。
记录中山站的冰上卸载
从上海港启航29天后,龙雪于11月30日清晨冲破南大洋的密集浮冰,到达南极中山站大陆边缘的冰区,开始破冰。
“雪龙号比往年更早抵达普里兹湾。这里的海冰是季节性的,即使只有一周的时间,冰的情况也会非常不同。”雪龙号船长沈权表示,雪地车无法在雪龙号第一次选择的破冰停车位置运冰,因此及时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开辟新的冰道,到达新的冰区停车。
受海冰的影响,每年当雪龙来到中山站时,它必须将冰打破到离中山站最近的地方,然后将船上的材料转移。这一次,由于台山站二期工程和中山站部分建设项目的建设,卸料量大,冰上运输距离达44公里,是中国南极科学研究史上最远的一次。
“雪龙”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区探索道路(照片摄于2018年12月2日)。新华社刘石平照片
经过15天的战斗,南极考察队的第一场战役取得了胜利,考察队成功卸下了1605吨物资,其中包括951吨冰运输和654吨直升机起重,创下了在冰上卸货的新纪录。
“冰的运输和飞机的升降是同时进行的。ice操作空范围较窄,吊杆长度有限。“雪龙”的甲板通过飞机悬挂和冰运输卸载了1605吨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是来回“倒置”的。超过5000吨。”“雪龙”的大副朱莉说。
西风带巧妙地分布了中国第一个浮标
“雪龙”号在中山站卸货后,于2015年12月15日凌晨起航,驶往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对部分考察队员进行补给和轮换,然后在西区部署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12月29日,“雪龙”号抵达克赖斯特彻奇,原计划在港内停留三天,完成补给等任务。当船上气象分析显示浮标部署的最佳窗口是2019年1月1日时,探险队果断决定“雪龙”号将提前一天出发,并于12月30日晚离开南港,以争取最佳操作窗口。
2019年元旦,“雪龙”号抵达预定浮标部署海域,并成功将浮标部署在南纬52度39分和东经175度20分。这是中国首次在西风带成功部署浮标,这将大大提高南海海气相互作用的观测能力,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西风带成功部署浮标的国家。
“雪龙”号在西风带最佳海况下到达浮标布署点并成功布署,为中国科学考察队员在气象条件恶劣的西风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两个月的浮标监测显示,后来没有这么好的天气窗口。”沈权说道。
罗斯海完成了水下机器人的首次南极测试
浮标布置完毕后,“雪龙”号继续向南航行,并于1月6日抵达罗斯海新站的外围水域,为罗斯海新站的建设卸载材料。
在良好的海况条件下,“雪龙”号利用极昼“白夜”在南极地区完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AUV)的测试,并取得成功。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南大洋的综合观测能力。
1月7日,罗斯海新站的卸载任务完成,雪龙号继续在罗斯海进行科学研究,然后驶向阿蒙森海。
阿蒙森海的冒险和成功回应
世界对阿蒙森海的了解非常有限,那里有许多冰山和浓雾。今年是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在阿蒙森市海东区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在阿蒙森海15个站点成功完成作业后,雪龙号在航行中意外与冰山相撞。随后,第35次南极考察的领队、队长和司机告诉新华社,“雪龙”撞上了冰山。
雪龙在阿蒙森海与冰山相撞后(照片摄于2019年1月19日)。新华社(照片由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提供)
1月19日下午,“雪龙”号在阿蒙森海的密集冰区航行,并前往后续调查地点。这个航区的特点是低风速、高湿度、密集的浮冰和冰山以及浓雾。当值班驾驶员发现冰山在船头时,距离只有100多米,他无法通过转弯避开它。飞行员继续航行,全速倒车。北京时间10点47分,“雪龙”号在南纬69度59分和西经94度04分与冰山相撞。
撞上冰山后,雪龙迅速退到安全水域进行检查。经调查,船舶动力设备正常,主机、辅机及轴系正常,通信导航设备运转良好,压载水舱、油舱状况正常。只有冰和雪聚集在船首甲板区域,估计有400立方米,重量超过250吨。
在初步确认“雪龙”号的安全后,探险队部署了无人驾驶飞行器,重点勘测船头区域,并确认船的前桅杆和部分舷墙处于冰雪之下,船头外部的其余水没有受损。安排水下机器人测量船首、船尾和船舷周围,并确保船的水下部分没有损坏。
探险队随后组织全体船员在两天两夜内清除了船头甲板上的冰雪,并再次详细检查了相关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
1月21日,“雪龙”调整了计划,完成了在阿蒙森海的科学研究,并前往长城站。三天后,它到达了长城站的外围海域,并集中精力修复船首受损部分,恢复主要功能。28日,中国船级社批准签发相关证书,确认该船符合安全航行要求,可以继续执行后续航行任务。
绕南极航行,穿过印度洋回家
1月29日,“雪龙”号离开长城站,向威德尔海方向开往中山站。
“雪龙是船员的家,我们不想看到它受到伤害。在航行中,船员们利用航行间隙进一步修复桅杆两端的舷墙,并在现场测绘和切割钢板,基本修复了船首的舷墙和平台。”雪龙公司总工程师周说。
2月9日,“雪龙”号抵达中山站,为中山站加油,并将在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避暑并参与固定翼飞机项目的探险队员带上船,5天后返航。
穿越印度洋西风带是雪龙在本次科研中第四次穿越西风带,也是最长最曲折的一次。安全穿越花了11天。然而,像前三次一样,“雪龙”没有受到大涌浪的影响。船长和船上的气象支援小组进行了密切的磋商,抓住了这个好机会,并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西风带的密集气旋中安全通过。
在撞上冰山后修复新的“雪龙”(照片摄于2019年3月5日)。新华社(照片由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提供)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这是一次成功的穿越,也为中山站将来直接返回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沈权表示,3月11日晚,“雪龙”号将停靠在中国国内极地考察基地码头,12日正式完成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
边肖:陈文华·陈文华
标题:冰山,雪海,南极探险——“雪龙”号第35次南极考察航行记录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