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4字,读完约6分钟
近日,省文化厅公布了浙江省第五批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自嵊州市的73岁的陈顺南也榜上有名。这是对这位急于恢复“乔普潮神节”15年的老人的肯定和鞭策。他说,今后推广“潮神文化”的负担和责任会更重。
陈宪,又名陈老太公,南宋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住在山县清华乡秦丰里乔普村(现嵊州市庐山街乔普村)。由于他在治水方面的杰出成就,他被称为“活潮神”。他死后,被命名为“纪灵侯”,并计划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纪念他的潮神节。2002年,陈顺南得知陈宪是他的祖先后,放弃了原来的事业,为恢复乔普潮神节做出了巨大努力。他联系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陈贤后裔,通过捐款修复了破败的陈侯祠。2005年,乔普潮神节终于成功恢复。2012年,“乔普潮神节”成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嵊州市第二届民间“潮神节”
从家谱中知道
“潮神”是祖先
陈顺南的教育水平不高,但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平时喜欢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陈太太”陈宪的故事在嵊州家喻户晓,关于他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被称为“潮神”。陈顺南从小就听说过陈贤的事迹,非常钦佩。
陈顺南的家乡是甘霖镇上塘头村。他的家人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因为他的姓,陈顺南一直有一个疑问:陈宪只是一个传说还是一个真实的人。如果他是历史人物,他会是他的后代吗?
2002年的一天,陈顺南的父亲送给他一棵古老的家谱。他以前从未在家里听说过这样的宝藏,所以他很快就看了。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家谱的名字叫陈贤,南宋著名的水利专家,他是他的第29个孙子。族谱上还记载着皇帝对陈宪的嘉奖和封赏,宋理宗封他为“纪灵侯”,在陈宪的家乡庐山街乔普村祭祀。明朝嘉靖二十三年,皇帝指定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潮神节,以纪念陈宪陈顺南叮嘱道。
这个发现让陈顺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证实这一点,他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生县志》,发现其中也有关于陈宪生平事迹的介绍:陈宪于南宋四年(公元1168年)生于乔普,年轻时在家乡努力治水,后北上治黄。最大的功绩是控制了钱塘江的潮水,还写了一本专著《潮》,这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潮论,因此他被称为“活潮神”...
石仔陈贤来自乔普村。那里应该有他的生活痕迹,对吧?陈顺南来到乔普村。果然,这里有他的坟墓,陈后寺还在,但它被毁了,没有人知道“潮神节”。
后来,陈顺南了解到,事实上,该省钱塘江流域的许多地方都有纪念陈宪的活动,纪念他在治水造福人类方面的成就。因此,只有拥有小学文化的陈顺南做出了决定:恢复“乔普潮神节”,让子孙后代记住他们祖先的伟大成就。
陈顺南
一个人推广一个省级“非遗产”
做出决定后,陈顺南立即采取了行动。他把经营了20年的公司交给了儿子,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陈老台功”潮神文化的研究中。陈顺南知道文化水平不高,便聘请嵊州民间文艺协会原会长徐华堂、嵊州佛教协会秘书长袁仲春等当地文化名人担任顾问。
然而,为了恢复“潮神节”,我们必须首先找到陈的后裔,并尽快修复陈侯祠。据报道,陈献生有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后代都已搬出乔普村,分散在全国各地。找到他们不容易。“家谱记录了后代的大致行踪,我会根据家谱记录逐一寻找他们。”陈顺南说,陈先长子的后代主要搬到崇仁镇杨桥村。他首先去了村子,看看是否有古老的家谱。主人是个老人,在村子里很受尊敬。看到同一个家庭的人来到门口,他非常激动,并表示全力支持今后举行祭祖活动。
经过几年的走访,陈顺南逐渐接触到了陈贤的后裔,他们主要分布在嵊州、新昌、诸暨、东阳等地的13个村庄,共计约2万人。每个人都承诺支持恢复“乔普潮神节”。
在联系了陈贤的后代之后,陈顺南着手修复陈后寺。他告诉我,到目前为止,陈后寺的正殿、画廊、厢房都已修复,所有的资金都是由陈的后人和其他热心人士筹集的,他自己也捐了30多万元。
一切准备就绪后,恢复潮神节是合乎逻辑的。2005年8月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陈后裔齐聚村,在村的村干部、村民和部分热心人士的支持下,“潮神节”正式恢复。从那以后,每当陈宪的生日在农历三月十六日和十八日,陈的子孙就会聚在一起举行祭祖活动。
2009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嵊州第一届民间“潮神节”于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有13000名各界人士参加。此后,每五年举行一次盛大的节日,乔普潮神节的影响日益增加。直到2012年,这个节日才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潮神文化”弘扬“潮神精神”
嵊州文化中心副主任卢·认为,作为省级文物,潮神节是一个相当特殊的节日。虽然它是一个节日,但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一观点得到了嵊州市编年史家金湘银的支持。金湘银对陈宪有着深刻的研究。他说:几千年来,“陈太太”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守护神。他不是官员,所以“沈超文化”是基层民间文化,不是官员的宗族文化。然而,人民和官员都对此评价很高,因为他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
陈顺南发现,陈宪对国家所做的许多有益的事情,虽然在历史上有记载,但都是零散的、无系统的。为了更好地宣传潮神文化,弘扬潮神精神,他策划编写了《潮神陈侯》,系统地介绍了陈宪自古以来的事迹和纪念活动。原省文化厅厅长钱发成在书的序言中写道:今天,有人发掘、整理、发展了陈宪的事迹、寺庙沿革、建筑特色和古代文化习俗,并将其编辑成书,使之成为一份珍贵的地方文献,对嵊州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意义重大。钱发成认为,“乔普潮神节”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如何弘扬乔普潮神节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2015年,陈顺南与一些有识之士座谈,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潮神文化”的电视剧,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已经委托一位当地作家写了一个总共27万字的剧本,今年上半年可以定稿。”陈顺南告诉我,这几天,他走访了杭州一些影视公司的编剧和导演,听取他们的意见。
“与出版书籍相比,拍摄电视剧要困难得多,但我有信心做好这件事。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个省级非基因遗传者,我有责任传承‘沈超文化’。”陈顺南说。
受访者提供的照片
边肖:陈
标题:漳州老人陈顺南:做好15年工作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