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7字,读完约2分钟

这个网站新闻“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非常想你。”13岁的陈新宇是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她的父母一年到头都在西藏做生意。她和她的姐妹们和她的祖母住在一起。上周四,当她来到学校时,肖新宇正在西藏和她的父亲聊天。“家里怎么样?奶奶怎么样?过几天我就回去,带我妹妹回家好好学习!”爸爸的担心来自电脑。“嗯,别担心,爸爸,奶奶身体很好,我和姐姐都很好。你和你妈妈在西藏也应该注意你的健康……”萧心语有点哽咽了。

漳州的“光与爱”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在年底,许多外出工作的父母会回来和他们的孩子团聚,但是许多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甘霖中心小学有许多留守儿童。学生的父母通常去其他地方工作或做生意。孩子和父母一年内不会见面。为了安慰留守学生,2011年建立了一个“轻爱室”。从周二到周四放学后,留守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他们的远方父母聊天,交流他们的情感,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7年。

漳州的“光与爱”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过去在课堂上很安静,他的同学和他之间的关系很冷淡。”学校的教学主任张寅平说,“后来,我决定每周陪他去‘光交流室’,让他和父母聊天交流。慢慢地,他的性格不再那么内向,他的学业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漳州的“光与爱”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同样,在下王镇中学和小学也有两个“爱光的房间”。房间里有许多台式电脑、IPAD、电视和其他设备。负责两所学校的黄先生介绍说,中小城镇有100多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许多孩子很少一年见一次父母,他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感到失落。但是现在,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视频与父母面对面交流,从亲戚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同时,学校和天津大学联合成立了“留守儿童爱心列车”。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与大城市的一流名校“手拉手”,王霞镇的师生可以在大城市享受高质量的课程和优秀的教师指导,无需离开校门。

漳州的“光与爱”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不管老师有多好,都不可能取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总有些担心他们需要和父母谈谈。父母了解孩子的现状后,与老师交流也很方便。”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普通教育工作人员闫发军告诉记者,嵊州市有51所农村中小学,有3000多名留守儿童。在全市所有的学校都接入互联网后,超过一半的学校都建立了类似“光爱的房间”的视频教室,这不仅可以安抚孩子的心,还可以让远方的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这也将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漳州的“光与爱”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边肖:见习张峰通讯员黄卓敏黄方静

标题:漳州的“光与爱”拉近了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距离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