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虞区关白中学,一堵新建的“善行墙”非常醒目。“让善行成为习惯,让灵魂充满阳光”的口号是从全校师生那里收集来的。
"更有影响力的壁画正在设计中。"昨天,关白中学政治与宗教系主任王宏江告诉孩子们,“好墙”和原来的“好走廊”和“好路”将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时刻提醒着孩子们:“你们今天做得好吗?”
“善行”清单
“表扬好行为”和“表扬孝道”记录了学生的每一件好事和孝道。获得的表扬数量与加入联盟和评价优秀直接相关。学校还为每个学生设立了一本善行评估书,并在周末带回家,这样家长不仅可以在学校看到孩子们的善行,还可以记录学生在校外的善行。
二年级三班有一个患有腿脚残疾的女孩。初一入学时,董、、张璐等同学自发地照顾她,有的中午帮她做饭,有的课后帮她上厕所,有的放学后帮她背书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女孩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变得开朗活泼。
“学校实施‘一日一好’已经15年了,形成了系统的德育模式。”校长丁宏淼表示,仁爱是孝道的深化和延伸,是学生每天牢记道德教育、时不时有意识地将道德教育融入学习和生活的有效途径。它非常适合初中生。
初中第二天,学生萧蔷在校外交了一些坏朋友,迷上了手机,晚上经常溜出家门疯狂玩耍,所以他的父母对他无能为力。有一次,他因逃学被学校处罚。我们怎样才能让这样一个叛逆的孩子学会自律呢?学校老师告诉我,学校规定中有一条规定,如果学生每个月都做好事,并且在一段时间后符合相关规定,他们可以取消处罚。“萧蔷在校园里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最初是为了取消处罚。后来,在得到一些表扬,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后,他变得越来越活跃。班主任告诉我,半年后,家长报告说孩子们的许多坏习惯已经改变,他们不再与社会上的朋友交往。"
一位初中学生的家长告诉我,一个孩子小时候脾气不好,他会为一件小事生气。但是从这学期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在变。遇到人会主动打招呼,甚至收拾自己的房间,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在沉重的旗帜后面
15年来,关白中学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构建激励机制,逐渐形成了“良好教育”的特色,涌现出“最美教师”、“优秀引导者”等群体。他们用“善”来激励和影响学生,并编写关于如何做好和促进做好的校本课程,以便重新整合课堂和实践。
学校每年将三月定为“学雷锋月”,并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感受、体验和发扬了活动中的美好。一位经常乘坐227路公交车的老人经常遇到一群穿着关白中学校服的学生,他们帮他提东西并给他让座。因此,老人给学校写了一封热情的表扬信。关白养老院的一些老人甚至能说出关白中学许多孩子的名字,因为他们经常给老人打扫卫生,每天为他们聊天,表演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学校的“点亮一盏灯”志愿者团队经常动员老师和学生捐款和捐赠材料来帮助“点亮一盏灯”团队的活动。今年新生军训结束后,180名新生自愿向在校外建筑工地辛勤工作的建筑工人提供军训服。
在学校的政治教育办公室里,有许多条幅和成堆的表扬信。
朱放学回家的时候,在银河小区门口看到一个黑色的钱包。当他打开它时,里面有一大堆现金、银行卡、支票和其他东西。朱以为店主会着急,就在同一个地方等了两个多小时,却没有看到店主来认领。看到天已经黑了,他把钱包交给社区保安,并要求保安把它交出来。后来,社区保安终于通过警察找到了失主。面对丢失的钱包,主人必须找到一个善良的人。因为朱一开始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社区保安在社区门口守了好多次,终于找到了这个“小雷锋”。
一些学生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并收到了一封推荐信;一些学生在野外救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受到了公安部门的表彰;学生连青荣获“浙江省行善小天使”称号...
一面旗帜和一封表扬信记录了孩子们的成长轨迹,见证了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培养,诠释了学校教育的真谛。
:杜晶晶李志清文/照片黄
标题:在学生心中培养“善良”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jy/1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