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拓宽舆论渠道,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反拥堵工作中来,昨天下午,市反拥堵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反拥堵工作公众论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创新道路管理,增加了多条潮汐车道和可变车道,创新实施了信号灯联合控制和调整模式,优化了信号灯设置,建立了实时动态智能交通提醒引导系统,搭建了交通大数据研究平台,组织实施了多条微循环交通。人们对防拥堵工作的满意度从2012年的66.7%上升至2017年的91.7%。
在座谈会上,市民代表肯定了我市近年来在堵车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好主意”。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市民代表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电动自行车司机,如小贩和快递员,经常闯红灯和倒车,以达到行色匆匆的目的,这不仅造成交通堵塞,而且容易发生事故,因此管理应该加强。“绍兴有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势在必行。我市应设立电动自行车相关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电动自行车骑行行为。”市民代表陈海江建议。
加强微循环,开辟更多的单行道也是许多市民代表关注的焦点。前一段时间,岳城区银泰微循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校院和迪当也将加快微循环建设。市民代表建议,这种微循环可以更多,从而解决容易堵塞道路的拥堵问题。“现在大部分道路都比较平坦,封锁点大多在狭窄的道路上。随意停车和双向交通很容易造成拥堵。如果你改走单行道,组织微循环,你不仅可以缓解拥堵,还可以在有条件的道路上设置单边停车位,缓解停车困难。”市民代表胡说。
对于一些常年性的拥堵点,市民代表周提出,是否可以效仿绍兴市的江湖长制,聘请一些常年经过某些拥堵路段的市民担任“市民路长”,帮助交警提供路段拥堵信息,记录拥堵时间,分析拥堵原因,并讨论解决方案。“老百姓每天都在路上经过,这是一个在道路拥堵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依靠和动员群众也是乔峰经验的体现。通过动员更多的公民参与治理,我们的城市道路可以更加顺畅。”
·胡·················
标题:促进“微循环”,树立“市民道路领袖”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