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卷,47卷,490万字,是承载绍兴32年发展变化的宏伟杰作;这是这个城市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共有127个编制单位,历时7年,经过多次修订、调整和完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绍兴志(1979-2010)》出版,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时期绍兴的历史印记。新时期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寻求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再现了古代

史圣秀芝在史圣

一个著名文化城市的盛大活动

谈到《绍兴市志》(1979-2010)的编纂,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赵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使命”和“责任”。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准确客观地记录历史是一项使命和责任."赵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智慧。这就是编纂历史和记录的意义。

史圣秀芝在史圣

绍兴是著名的“方志之乡”,而“一方之志始于更绝”。从《岳觉树》开创了中国地方志编纂史,到清代绍兴学者章学诚积累了大量的地方志成果,奠定了地方志编纂的理论基础,绍兴地方志的编纂几乎与中国地方志的发展史同步,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史圣秀芝在史圣

20世纪80年代末,绍兴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的第一轮地方志修订。1996年,绍兴方志正式出版,并获得国家方志奖一等奖。进入21世纪,根据国家的部署和地方志修订的传统,绍兴于2012年开始了第二轮地方志修订,并确定了1979年至2010年的修订时限。这是绍兴历史上的第14次,也是自清乾隆200年前《绍兴赋志》出版以来的第二次。

史圣秀芝在史圣

《绍兴市志》(1979-2010)是1996年《绍兴市志》的续篇,展现了改革开放32年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历史、各行各业的创业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承历史。全志不仅记录了过去32年的新事物、新成就和新经验,也反映了值得借鉴的曲折、教训和不足。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反映绍兴发展历程的百科全书式文献。

史圣秀芝在史圣

《方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信息丰富,纵横交错,自成体系。它是记录绍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宝库。任何读者打开这本书都是有益的。”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潘多次参加《绍兴志(1979-2010)》的评审工作。他说,浙江“方志之乡”的根和灵魂在绍兴。在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诞辰280周年之际,《绍兴方志》(1979-2010)出版,是绍兴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史圣秀芝在史圣

一致的计划

2013年,退休的陈荣昌受邀成为《绍兴市志》的执行编辑(1979-2010)。

这位曾在原绍兴师专、市社会科学协会、市地方志办公室和CPPCC工作过的专家,对新一轮地方志修编工作寄予厚望,这既是一种普遍期待,也是一种历史选择。作为陈荣昌本人,他也是一名老兵,他责无旁贷。

史圣秀芝在史圣

陈荣昌回忆说,2012年10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编译动员大会,编译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绍兴志》编辑部成立。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上一轮地方志修订和集思广益的成果,大家编写了地方志修订纲要。因此,第二轮修订的“运行图”越来越清晰: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是数据收集和稿件撰写阶段;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为总合成阶段;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为审查和修订阶段;2018年9月,《绍兴市志(1979-2010)》定稿,10月正式出版。

史圣秀芝在史圣

编纂地方志的工作是艰苦的、艰苦的和简朴的,许多人对此感到气馁。地方志编纂需要一批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绍兴地方志第二次修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家齐心协力。7年的编纂过程承载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地方志工作的殷切期望,凝聚了127个编纂部门的集体力量,凝聚了数千名编纂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其中有些是编审中的,有些是聘请来的,有些是老专家,还有许多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熟悉情况、经验丰富、文笔扎实的老同志。他们肩负着传承绍兴文脉、传承绍兴历史、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荣使命。他们淡泊名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史圣秀芝在史圣

这个团队仔细研究了地方志理论,虚心地咨询了当地的编年史家,并寻求方法来澄清背景和方向。随后,与地方志专家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制定和讨论,使地方志的编纂框架更加合理。四处走访,收集大量数据,走着,听着,记着,勤于梳理,认真使用数据,认真描述汇编中的例子。特别是,在认真校对和编辑地方志的最后一级,我们应该从宏观角度重点调整地方志的框架,仔细审查地方志的写作风格,并准确地着手治疗地方志的严重伤害,以便残酷和薄,精简文字和图片。

史圣秀芝在史圣

“在这个历史时期,绍兴的第一个舞厅在哪里?第一个台球馆在哪里?...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很受公众的关注。我们仔细参观了验证,并要求老人口述记忆。”《绍兴文志》(1979-2010)的编辑张冠新说,在地方志的编纂过程中,很难收集资料,或者因为体制的变化和业务形式的变化,无从下手;或者由于缺勤、部门调整和数据分散,很难跟踪。“编译过程非常困难。尽管每个人都很累,但他们都很累,也很快乐。”

史圣秀芝在史圣

“由于各方的大力支持,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和长期汇编。”陈荣昌说,经过七年的反复修改、调整、标准化和润色,最终形成了审查。

改革开放的劲歌

四十年前,浪潮汹涌,改革开放,绍兴顺应时代而崛起;40年后重新开始,蹄又快又稳。

《绍兴市志》(1979-2010)记载的32年,正是绍兴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和变革时期。新的记录集中了绍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各行各业的创业史。

史圣秀芝在史圣

这一时期,绍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自觉担当起改革的先锋,实现了从江南古城和资源型小城市向东南沿海综合实力雄厚、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开放城市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实力、产业素质、城乡面貌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史圣秀芝在史圣

有人会说整部编年史记录的内容是发展。陈荣昌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声明,但是需要通过单独的条款来体现。

结合改革开放的背景,《绍兴市志(1979-2010)》设置了反映绍兴产业特色的建筑业、旅游业等栏目,设置了反映绍兴经济模式的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设置了反映绍兴改革开放进程的经济体制改革章节;信息化、能源和开发区等新事物被分册描述,以反映改革开放的成就。在政治上,通常的政治法律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公安司法行政卷和检察审判卷,以反映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建立执政纪律,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史圣秀芝在史圣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志帮参与了《绍兴文志》(1979-2010)的评估,他清楚地感觉到,与《绍兴文志》第一次修订相比,《绍兴文志》第二次修订只强调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人们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更加关注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记载而言,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经济部门的层面,而是更加注重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人文社会部门的描述,更加注重对生态和民生的描述。

史圣秀芝在史圣

史圣秀芝,向未来学习;祝愿繁荣的时代有益于未来。追溯绍兴32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工程,展现绍兴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精神,全面系统地记录和还原绍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和沧桑巨变,是这一轮地方志编辑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史圣秀芝在史圣

边肖:黄黄

标题:史圣秀芝在史圣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