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主机房”
昨日,嵊州市城南新区仲达珊溪花园11号楼张阿姨通知社区居民到业主小组领取垃圾袋,并提醒大家分类投放垃圾,保持社区清洁文明。
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提供服务,山西花园社区像张阿姨这样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们统一加入了“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热情的服务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市文明的提升。
“邻里+”是嵊州市努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最初是在城南新区开发的。8月24日,12支“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率先在城南新区亮相,推出“邻里互助宝贝之星计划、家庭幸福计划、万家平安计划、文明行为计划”,以改变陌生人和邻里关系脆弱的现状,实现“孩子幸福、家庭美丽、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的愿景。
退休医生不想搬家
一年多前,邱就在考虑要搬离城南新区的花园小区。
邱伟明,63岁,长乐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我过去住在镇上,但是当我在2003年搬进景贤花园时,我意识到城市生活很方便。
购物真的很方便,但是邱的匿名性越来越让人不舒服。“我过去住在镇上,邻居们进进出出都会互相问候,但在这里,离得很近的邻居会互相见面,很少打招呼。”邱未名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下班回家,遇到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就上前打招呼,但对方不冷不热地“嗯”了一声后就走了,这让他感到尴尬。
社区的恶劣环境也让人难以忍受。几年前,住宅物业公司因为与居民发生冲突而退出,住宅区逐渐失去控制,垃圾随处可见。
就在邱厌倦了这里的生活,准备搬家的时候,花园的“邻居+”志愿服务队出现了。
去年8月,在胡仙社区的支持下,景贤花园先后成立了行业委员会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每月开展公益活动,清理社区垃圾,修复各种损坏的设施,并增加停车位。社区将很快呈现出新的面貌。”邱伟明说,每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活动,社区环境都会盛装打扮。更让他吃惊的是,邻居们走得更近了,互相打招呼。
9月22日晚,在景贤花园的保安室,10名居民聚集在一起共进晚餐。居民智告诉我,那天他抓了几条鱼,叫大家都来聚一聚。"每个人都喝酒,聊天,父母都很简短,无话不谈."智初晓说,这样的聚会现在经常发生,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邱伟明不仅享受这里的生活,还加入了“邻居+”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服务。"我要感谢秋医生发现了我的重病."73岁的徐阿姨说,那天晚饭后邱医生帮她量了血糖,远远超过了正常标准。因为平时没有症状,我从不在乎。邱未名告诉许阿姨,这样的高血糖容易引起并发症,应该立即住院治疗。听了邱的匿名建议后,徐阿姨住院10多天,终于降了血糖。
盆栽花卉展览消除了邻里障碍
9月18日晚,城南新区丽都雅苑的一个花架前突然开放了一朵昙花,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观赏。每个人都在评论和聊天,直到昙花死去,然后慢慢散去。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交流,这是前所未有的."住在9栋楼里的昙花主人叶兴灿感慨地说。
丽都雅苑是一个老社区,由于长期管理不善,居民之间存在很多矛盾。叶兴灿告诉我,前些年,社区里的几个花坛被开垦成了菜地。施肥时,气味难闻,人们经常为此争吵。居民区的道路也很窄,经常有车辆刮擦和邻居之间的纠纷。
作为社区行业委员会主任和“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团队负责人,卜建华希望尽快改变现状。经过调查,他了解到很多居民都有种花的爱好,经与志愿者服务团队成员讨论后,决定举办盆花展,让居民可以欣赏和评价鲜花,加强交流。8月底,丽都雅苑举办了首届盆花展,共有40多盆花由志愿者提供。
这真的奏效了,盆栽花卉展览让不爱交际的居民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住在5栋楼的业主张静楠(音译)告诉我,盆栽花卉展览启动后,如果他喜欢养花,他会下楼去看一看,并和喜欢养花的邻居聊聊天。渐渐地,每个人都变得熟悉,关系开始变得和谐。
"一旦人们有了感情,许多矛盾就会自然解决."卜建华说,目前社区里没有人种植蔬菜,每个人都会帮助有困难的人。不久前,一个社区的居民突然得了重病,花了很多医疗费用,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在接到通知后,他要求业主小组的每个人都捐钱,并立即得到了业主的回应。"这个团体中90%以上的人都捐了钱,这是令人感动的."卜建华说。
盆栽花卉展览消除了邻居之间的隔阂。卜建华说他们将每月举行一次公益活动。
“4 X”让邻里更加和谐
“邻居+婴儿之星计划、家庭幸福计划、万佳和平计划、文明行为计划”被称为“4+X”计划,实现了嵊州“邻居+志愿者”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景贤花园的“托管小屋”是“小星星工程”的一部分。
景贤花园“邻里+”志愿者服务团队负责人王肯(音译)表示,社区居民大多是上班族,白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看孩子。结果,他们想出了“托管小屋”的主意。
“托管舱”每天开放,每天最多有20多名儿童和志愿者值班。丁卫东和他的妻子朱克娟是嵊州市高级中学的老师和“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他们很热情。“托管舱”值班日到了,他们总是尽一切可能帮助孩子们学习功课。
志愿者无私的奉献感动了父母。居民冯伟说,他和他的妻子是办公室职员,他们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是她女儿在假期去的最纠结的事情,而“托管舱”对她们帮助很大。“这不仅仅是一个假期。通常,孩子们可以在提前离开学校时去“寄宿小屋”。有特殊的人来照顾他们,孩子是安全的,父母是放心的。”冯伟说。
在打造“邻居+”志愿服务品牌的过程中,除了12支“邻居+”志愿服务团队外,嵊州还精心组建了12支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阅读、礼仪文化、家政服务和交通安全等服务。公益阅读指导小组是一个专业团队。9月14日,指导小组聘请心理学家给社区居民做讲座,主题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坚强”,受到大家的好评。指导小组组长朱赛民说,他们应该至少每月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
嵊州市文明办“邻里+”志愿者服务负责人乐介绍说,目前正在推广城南新区的做法,到2020年底,“邻里+”志愿者服务将覆盖全市各区。
:陈文/照片黄
标题:“邻居+”,邻里关系正在升温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