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城市体育中心非常热闹。跑步运动员、足球少年、健身老人……整个体育场充满了对运动的热情。24年前,它只是环河外的一个洼地。自1995年底一期工程竣工以来,已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绍兴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的大舞台。现在,随着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柯桥纺织城体育中心等大量体育场馆的建成,绍兴的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全民健身更加普及。
2008年3月1日,中国女排比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照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体育设施短缺
绍兴有着悠久的体育传统,中国第一个体育协会诞生于当时的绍兴大同学校。然而,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绍兴的体育设施和场馆发展不多。任继勋,曾任绍兴电业局团委书记、宣传科长,年轻时是绍兴排球队的主力队员。他回忆说,从解放初期到80年代,越城区的体育设施还比较简陋,直到1983年7月绍兴收回土地建起了这座城市,体育设施才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修建起来。
当时,市区主要有三个体育场馆:民国时期的大学武术训练场、老东路的灯光体育场和浮山游泳池。例如,老东路的灯光体育场原本是一个洼地。为了满足大众体育的需要,有关部门修建了四个篮球场和两个排球场,并在篮球场外铺设了一条200米的跑道,称为绍兴运动场。此后,有关部门设立了梯形看台,使体育场能容纳1000多名观众观看比赛。在这个灯光明亮的体育场里,绍兴一代的体育激情被抛在了身后。
然而,室外体育场受到天气和其他因素的限制。1985年,市政府计划在体育场原址建造一座可容纳2000人的新体育馆。然而,这一计划因三个主要原因而搁浅:体育场规模小,市中心交通不便,建设资金暂时无法到位。
直到1992年,有识之士提出要建设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中心,体育场馆的建设再次提上日程。那一年,市政府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来设计和规划体育中心。
第三期建设引领全省
经过近两年的规划,1994年1月28日,绍兴体育中心终于在城东破土动工。人们热切期待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体育中心即将矗立在绍兴经济开发区的西南角。
规划中的城市体育中心占地226亩,由体育场、体育馆、射击场、综合训练馆、少年体校、室外网球、门球、篮球、排球场等配套设施组成。城市体育中心是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公共设施项目,也是当时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建成后,不仅将使我市拥有一个综合的竞赛训练、文化娱乐场所,还将大大提升绍兴的城市品位。
该项目是根据规划之初制定的“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战略启动的。1994年,该项目正式开始打桩。在第一阶段,建造了体育馆、体育馆和体育学校。1995年底,城市体育中心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它接待了来自该省兄弟城市和该省其他城市的无数游客,所有这些人都前来学习这一经验。
2000年6月28日,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开工,中心东西看台、游泳池、射击场、网球场及配套设施建成,总投资3086万元。半年后,主体工程和体育场南北附楼竣工。
2005年,市体育中心第三期工程开工,不到两年的时间,网球场、门球场、乒乓球馆等设施新建改造,整个体育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2005年12月31日,投资1.4亿元的市游泳健身中心奠基,2007年7月16日试运行。游泳健身中心占地25000平方米,按照国际标准建造,可承办大型国际游泳赛事。这使得建于1968年的浮山游泳池在使用了近40年后,第二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城市体育中心的体育场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市举办大型活动、竞赛、集会、文艺演出和全民健身的场所。从国家男子篮球队和男子排球联赛,到四个国家的女子篮球比赛,到中世纪的女子排球比赛,到全国游泳锦标赛和奥运会选拔赛,十多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在市体育中心播出6 ~ 8个重要赛事。姚明、王、孙杨、叶等一大批著名运动员在市体育中心参加了比赛。每年,市民都可以在自家门口欣赏精彩的活动,绍兴市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知名度。
2008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和奥运会选拔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资料照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运动坐标”的更新迭代
在城市体育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后的10年里,绍兴的体育场馆建设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然而,自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全国各省市的体育场馆建设一直如火如荼。到2008年左右,温州和宁波都建成了规模和档次都超过绍兴的体育中心。
运营了近10年的城市体育中心也开始显现出不足:因为体育馆只有3000个座位,它不再能满足举办5000场国际篮球比赛的硬件要求。这个体育场只能容纳20,000人,也不能举办全国足球联赛。因为当时的城市体育中心是按照50万人的规模设计和规划的,所以绍兴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
2010年,我市成功申办2014年省运会,绍兴体育场馆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那一年,总投资13亿元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镜湖新区开工建设,包括三个场馆:体育展览馆、游泳池和射击射箭馆。其中,体育展览馆拥有近万个座位,不仅可以举办大型比赛和音乐会,还可以举办大型展览和商务培训,是浙江省最大的体育馆。
2011年7月,柯桥纺织城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8亿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包括4万座体育场、6000座体育馆、1500座游泳跳水馆及配套训练场。其建设规模以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和全国多项单项比赛的能力为基础,满足100万城市人口的需求。建成后,集业余训练、体育竞赛、展览、大型文艺演出、全民健身等功能于一体。2014年10月,浙江省第15届运动会在这里开幕。
城市体育中心建设至今已有24年,绍兴的全民健身更加深入。2017年,随着首届绍兴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绍兴将全民健身推向了高潮。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竞赛目的地”的目标,并着手制定品牌赛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将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扩大绍兴的知名度,引起人们对体育的关注,促进我市全民健身的发展。
■天启
锻炼提高城市质量
从老城区的三个小型体育场馆到当时全省最大的体育场馆,再到全省最大的室内体育场和唯一的开合屋顶体育场,绍兴的体育场馆建设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这取决于什么?这取决于绍兴人的抗御潮流的精神,也取决于绍兴人对体育所赋予城市品质的深刻理解。
就城市资源、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和地理条件而言,绍兴无法与杭州、南京和温州相比。20世纪80年代,市政府计划在大学操场的原址上新建一座2000座的体育馆,但由于建设资金暂时短缺等因素,该计划搁浅了。然而,绍兴并没有因此而倒退。绍兴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尽一切办法和途径,修建了当时全省最大的体育场馆。
绍兴体育走自己的路,就是靠着这种勇气去面对潮流。在中国体育史上,有许多像绍兴这样的第一,比如中国第一个体育协会成立的地方,中国第一位奥运教练的出生地,以及中国水上运动奥运会的零突破...想法决定出路,创新可以创造事业,最终造福人民。
1994年1月29日,《绍兴日报》刊登了城市体育中心奠基的消息。
边肖:钱峰主任实习生朱陈曦文华
标题:城市体育中心:唤起古城体育的激情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