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档案馆收集的第一份《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封面和封底)。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今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上虞区档案馆有一个镇公所的宝藏——《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一份珍贵而保存完好的革命文献。它现在储存在专门的收藏中,并保持恒温恒湿。与此同时,一个复制品将在展厅展示给大家看。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据报道,《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是平装本,长18厘米,宽12厘米,略小于目前的32个版本。全文垂直排列,5号字,共56页。封面是粉红色的繁体中文字符,封面顶部有四行。自上而下依次是《第一批社会主义研究》,大写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被误印为《共产党生产宣言》),以及《马格斯和安格斯合著》和《陈望道译》。封面中间是马克思的水红色半身像。从右至左,封底印有“1920年8月出版”、“定价海洋角”、“原作者马格斯·安格斯”、“翻译家陈望道”和“印刷出版社会主义研究会”。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上虞档案馆前馆长李进海回忆起昨天的捐赠研究,记忆犹新。1991年5月,当他得知丰惠中学副校长夏·手里有《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时,他立即与当时上虞市党史办公室主任邵·同志前往丰惠,与夏先生商谈捐款事宜。1991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前夕,经年迈的母亲同意,夏先生将这件珍宝作为节日礼物捐赠给了党。档案馆奖励了他的家人300元,因为他们为保存这本书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7月1日,他在70周年纪念大会上被授予捐赠证书。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不久,上虞市档案馆和党史研究室专门派人带着《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来到上海,并请上海档案馆和上海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进行专家鉴定。经专家鉴定,上虞的《共产党宣言》与上海档案馆收集的1920年8月版《共产党宣言》完全一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现了11个第一批译本,但上虞的这一个是最完整的。在他的一生中,毛泽东主席努力寻找他在建党前读过的这本书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但他从未找到。上虞档案馆收藏的《共产党宣言》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来验证第一个译本被介绍到上虞并最终被夏家保存下来的过程。”李进海说,第一个译本封面的右下角印着一个淡红色的印章——“华林印章”。华林是浙江富阳人。1920年9月赴上海外国语学院求学时,与、任、小、、叶天娣是同班同学。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华林与王一菲、叶天娣一起学习,他们按不同的籍贯分组。他们三个来自浙江省,被编为一个小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译本被用作教学教科书,王一菲和叶天迪分别传阅了华林研究过的书籍。1920年12月,经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叶天迪介绍,华林加入上海外国语学院社会主义青年团。华林在宁波第四中学当老师,1925年4月和5月,宁波第四中学也是京恒毅的校长。他先后担任宁波市独立党支部书记和宁波市地方委员会书记,其间参观了春晖中学。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夏在捐赠报告中说,这是上虞的革命老祖宗同志在20世纪20年代初送给他父亲夏占臣的。“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第一份翻译被带出国或送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李进海说,1921年春,叶田因病返回上虞休养,带回了一批革命刊物和共产主义书籍,向家乡的青年传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信息,并把带回学习的书刊送给了他们。夏蝉陈和叶天地都是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后来夏蝉陈是丰会上虞第一中学的校长。回国的叶天迪也在第一中学当老师。他们不仅是同学,也是同事。后来,他们还一起去了春晖中学,在暑假里担任语文老师和叶当代老师。除了教书,叶天地还在离学校不远的村子里开办了一所农民夜校。第一版由传给叶天娣,再由叶带回上虞,作为第一本共产主义理论教科书,送给我的朋友夏阅读。《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作为上虞早期革命先驱的遗物,最终被夏蝉陈收集。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夏196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当时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夏一本正经地打开父亲的书柜,第一次看到了第一个译本。1988年,夏在《人民文学》上看到、两位作家的报告文学《大王的灵魂》,讲述了山东广饶县大王村的群众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陈望道1920年8月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的感人故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夏云起认为这样一份《共产党宣言》在他的家里也很珍贵,而且保存得比大王村的好,所以他想出了捐赠这份珍贵文件的主意。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这些年来,这份珍贵的文件只在短时间内离开上虞两次."李进海说他一次去上海做鉴定,另一次去浙江档案局做了一个小时的展览。“每次,我们都小心翼翼地用塑料书皮把它包起来,放在我在部队用过的军用包里,随身携带,永远不要离开。”李进海说,《上虞集》的第一版不仅证明了上虞是建国前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而且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推动了上虞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农民运动等革命高潮。1961年11月14日,胡愈之亲自为春晖中学校庆40周年写了一封400字的贺信,在贺信中,他赞扬了叶天娣:“在中国革命还很艰难的时候,有一个革命青年,最可敬的英雄,他艰苦奋斗,默默耕耘,传播了最早的共产主义革命种子,并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此人就是上虞初年的共产党员叶天迪的烈士。”胡愈之和叶天娣也是冯晖的同乡,关系密切。到目前为止,上虞区党史研究室一直保存着他们的通信。

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上虞区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第一次翻译在上虞学习、宣传、传播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边肖:杜晶晶·陈文华

标题:上虞《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