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暨市陶铸街三都村,“家庭医生”来自“老村”
15日上午8: 30,斯里兰卡军队骑着自行车准时出现在诸暨市陶铸街三都村潘琪自然村。“越来越像赤脚医生了。”斯利君微笑着告诉我,他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了很多年,现在他觉得自己真的进入了普通人的内心。
斯里兰卡军队的任务是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医疗服务。70多岁的李芬亚在床上瘫痪了。她被女儿不专业的导管替换术感染了。后来,斯里兰卡军队接管了导管更换工作,这让老人心存感激。67岁的盲人张忠(音译)独自一人生活在家中,每当斯利俊检查自己的身体时,他都会和他聊天。斯利君量血压、量体温、看医生、配药,做了很小的事情,但是老人都认识到他像家庭医生一样为他们解决了小问题。
三都村有五个自然村,有许多痴呆和残疾老人,是名副其实的“老年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个村聘请一名村民担任信息官,实时收集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信息,并上报中心,中心再派医生上门服务。如今,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名负责任的医生,每个医生每周至少去两次。
陶铸街的开拓性工作有一个特殊的背景,为在家的老人提供现场医疗服务。
陶铸街的登记人口为60,569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有12,519人,65岁以上的有9,078人,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有1,185人,是该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街道之一。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年初,街道在三都村、西湖村和城西社区实行了医疗护理相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老年人签订了服务协议,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配备了负责任的医生及其服务团队,并明确了电话预约和每周至少两次随访等服务内容。同时,为家中年老、重病、残疾和部分残疾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付费服务,如定期体检、家庭病床和社区护理。
「透过医生的探访,很多老人的疑难病症得以及早发现及迅速转介。陶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许建平表示,该中心依托医学会,还为需要转到诸暨市人民医院的老年人开辟了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和转诊服务。
陶铸街道办事处主任英国伟表示,医疗护理结合更像是居家养老的供给方体制改革,可以激活睡眠的基层医疗资源,解决居家老人看病难的问题。“下一步是深化和扩大。我们必须为每个老年人建立健康大数据,并定期提供准确的服务。”
边肖:首席记者金锦鸿刘瑞安蒋孝文杨涵宁
标题:在诸暨市陶铸街三都村,“家庭医生”来自“老村”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