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7字,读完约2分钟
曾几何时,酒坛是存放黄酒的主要容器,但现在许多黄酒制造商仍然使用酒坛。然而,坛是脆弱的,所以绍兴民间徘徊与一群祭坛修理工,谁不能没有同样的工具-子。其中,“钨钢”是祭坛修理工的最爱。据了解,今年75岁的沈立阳手工制作的“钨钢”已销往中国100多家黄酒厂。
走进岳城区东圃街老街76号,我看到门板上写着“钨钢”四个字。里面,沈立阳正在打磨一根铁棒,大约10厘米长,有一个圆端和一个尖端,叫做“钨钢”。
“不要低估这根铁棒。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六个过程。”沈立阳叮嘱道。首先,用统一的规格切割钢材和铁条。第二步是把它放入炉子中进行处理,并使它成为一个空白;第三步是铣削,也就是挖空毛坯。第四步是组装,在组装过程中,将长约1.8厘米、宽约0.3厘米的钨钢板嵌入铁棒中。第五步是焊接,以确保钨钢板和铁棒能够结合在一起。最后一步是打磨,以确保钨钢板的一端锋利。
沈立阳说,当他19岁的时候,他开始当铁匠。起初,他用手工制作的秤生产五金配件,后来他生了孩子。“第一批是普通钢做的,但在修理祭坛时,弹性不好,不利于操作,有时甚至罐子都被打碎了。后来,我发现钨钢是最好的材料,所以我在儿子体内植入了钨钢片。”沈立阳说道。正是这一小小的改进使他的儿子受到祭坛建筑者的追捧。
目前,绍兴有70多家黄酒生产企业,江苏、安徽等地有30多家黄酒生产企业。总共有100多家黄酒生产企业的祭坛修理工向他购买“钨钢”。祭坛修理工拿起“钨钢”,敲了敲破碎的坛口,敲出新的痕迹,用粘土修补。“就像修理自行车轮胎一样,在修补之前,你应该在裂缝处磨掉一层皮,露出新的痕迹。”沈立阳说道。
这个过程很复杂,而且是手工操作。沈立阳说,他不能一天做几件“钨钢”。沈立阳今年75岁了。他说他身体很好,一生都在从事这项古老的手艺。在绍兴地区,他是唯一生下孩子的人,没有继承人,但只要他的身体允许,他就不会停止。
边肖:王晓红文/照片陈文华
标题:这位75岁的老人的独特秘密是手工抛光的“钨钢”,出售给100多家酒厂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