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2字,读完约3分钟
小顺江村的美景
“我们每天喝的自来水来自小江水库。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小江村也有“长寿村”和“红色村”的美誉,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最近,当我来到柯桥区坪水镇小顺江村调查“文化保护单位(点)”时,我感到很惊讶。
小顺河源头的长寿村
“日出顺江湖,春日晴空。中国长寿乡平水小顺江……”这是平水镇小顺江村《日出顺江湖》的歌词。
据了解,小顺江村是由夏玲、青店、李太平、Xi坳口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其中,清甸和Xi敖口自然村是小顺江水库的一级水资源保护区,自然风貌优美,民俗风情淳朴,村容整洁,自然人长寿。据统计,该村585户1816人中,8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100人,即每100人中有5至6人,可谓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这也是一个原生态的古老村庄。潘家祠堂位于敖口自然村,据说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潘氏宗祠内的壁画、雕刻和书法,尤其是楹联书法,被视为宋代楷书的典范,堪称珍品。2010年修复的潘家祠现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下第一村党支部
笔者从小顺江夏玲自然村了解到,夏玲村虽然规模小,人口少,但却是红色革命土地,是绍兴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的发源地。
据史料记载,1939年,周恩来来到浙江宣传抗日战争,并在金华会见了中共浙江省委同志。周恩来在听取工作汇报后强调,要加强和巩固党组织工作,加快绍兴等薄弱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在他的指示下,1940年春,浙江地下党工委书记、浙东第二游击队总指挥马青来到夏玲村,根据战争和革命斗争的需要,规划和发展地下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马青同志认为建立地下党支部是有条件的,于是他很快建立了唐浦岭党支部,并任命黄炳兴为党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黄炳兴在马青同志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培养骨干,吸收群众入党,成为夏玲村第一批地下党员。
黄炳兴(1920-1967)是绍兴唐浦岭下支书。抗日战争期间,这里举行了许多地下党员大会。据说黄炳兴的妻子宋阿华曾带食物和材料到地下党组织帮助抗日活动。
今年70多岁的黄是黄炳兴的儿子。当回忆他的前辈们过去的事件时,他的思路仍然很清晰。他说,1949年绍兴解放前夕,绍兴县独立中队由队长洪灏率领,从诸暨进入绍兴南部山区,在凌涛、黄坑一带活动。他的父亲黄炳兴通过侦察向独立中队提供了汤浦派出所的相关信息。4月14日晚,独立中队袭击了国民党汤浦派出所,缴获了一挺机枪、12支步枪、24枚手榴弹和400多颗子弹,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2002年,夏玲村党支部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建立了革命历史遗址陈列室。
标题:小顺江——鲜为人知的“长寿村”和“红村”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