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07字,读完约11分钟
"我们办一份报纸好吗?"1909年,清朝宣彤元年,几个长辫子的男孩在上虞县丰辉一武堂讨论办报问题。几天后,他们在上虞县创办了当时唯一的报纸《三家日报》,很快就成了邻居谈论的话题。是胡愈之创办了这家报纸。那年他只有13岁。
从一份手写的报纸开始,他探索了文化救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道路。他身高不足一米,无畏而执着;他一生经历了91个春秋,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个时期都留下了铿锵的足迹,成为引领时代的文化巨人。
林荫大道
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从“小报粉丝”到一代文化巨人,胡愈之走上这条路绝非偶然。91岁的侄子胡说,除了家庭的影响,他的第一份工作和第一次流亡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
九月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胡愈之故居——跳梧桐香,古朴典雅。胡愈之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员家庭。祖父胡是清朝的一名官员,父亲胡庆是晚清的一名学者。晚年,胡愈之曾深情回忆道:“我平凡的父亲对我的性格和品味仍有最大的影响。”
胡庆订阅了许多进步报刊。在书房里,父亲和儿子经常一起读书看报,讨论世界形势。这让胡愈之“看到了大世界,就像猫出生后第一次睁开眼睛一样”,甚至创办了自己的报纸。从《三家日报》到《家庭杂志》和《致远周刊》,胡愈之坚持了三年多。我父亲饶有兴趣地写了一首打油诗:“自古以来,家里没有杂志,但家庭杂志是从我家开始的。谁是大师和作者,傻瓜...哦,我的上帝!不满足的学者满脑子都是鱿鱼。”他为《申报》撰稿,最后发表了!那一刻,胡愈之该是多么激动啊!
胡青独自一人去了恶霸的家,大声疾呼,震动了整个县城,甚至在胡愈之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勇敢战斗的种子。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最缺乏的素质,也是民族危亡时期最需要的素质。
在学习期间,胡愈之遇到了鲁迅,他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当时,鲁迅是绍兴文理学院的自然历史教师和院长。虽然他因为发现自己“骂了同学的游戏文章”而被判“终身监禁”,但胡愈之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革命党人,为国家和人民而战而失去对他的尊重。这就是胡愈之将要成为的样子。
1914年,胡愈之作为实习生被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录取。“这是一片藏龙卧虎之地。有学识渊博的人,如高、、杜亚泉、姜伟桥,也有在国外留学的高中生,如陈梦泽、周长寿、蒋梦麟……”父亲的话让胡愈之越来越珍惜这个“小位置”,他渴望自学。仅仅一年后,他正式成为《东方杂志》的编辑。
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罗斯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胡愈之第一次急切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并立即组织了一篇文章在《东方杂志》上详细报道了这一事件,他的内心点燃了理想之光。
追求这束光和积累革命能量,胡愈之从未停止。1927年反革命政变后,胡愈之被迫流亡。在经历了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后,他感受到了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景象,并对国内形势进行了反思。经过深思熟虑,他写了《莫斯科印象》,并从正反两方面比较中得出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这就是道路。
无畏的壮举
1988年冬天,88岁的夏衍写了篇长文《中华民族的脊梁》,回忆起胡愈之。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抗战初期,周恩来告诉他,中国知识分子有勇气和骨气。在4月12日的反革命政变之后,“胡愈之和郑振铎写的抗议信”是“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无畏壮举”。
时间可以追溯到1927年4月13日,当时国民党对手无寸铁的游行者挥舞屠刀,上海闸北宝山路成了一条血河。第二天,一封揭露蒋介石杀害革命者罪行的联合“抗议信”震惊了整个城市。
“受三民主义洗礼的军队轰炸了手无寸铁的群众,杀害了100多人...只有亲眼目睹这种导致动物吃人的悲剧,才能保持安静。”联合抗议信冲破黑暗,唤醒了世界。刽子手发动全城追捕起草者。在这个关键时刻,在朋友郑振铎的劝说下,胡愈之离开了上海,活了下来。
自“5·30大屠杀”以来,他代表救国会写了6万多字的投诉信和一封联合“抗议信”,起草了《关于无辜逮捕沈钧儒等领导人的紧急声明》..."他的笔是刺刀,他冲到前面,全然不顾个人安全."《大道之旅——胡愈之传》的小编辑陈·动情地说:“这是因为他具有为世界而心、为人民而活的性格。”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并发出“平金危机!华北处于危险之中!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喊着,提出了“只有全民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口号。面对国家的危险,胡愈之忧心忡忡。这时,他收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这是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时写的。这对在日寇铁蹄下呻吟的中国人民来说,意义重大。胡愈之利用上海租界,将其名称改为《中国上空的红星》,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出版了。当敌人做出反应时,这本书已经连续出版了四个版本。《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使中国人民了解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抗日斗争。
《鲁迅全集》的出版也是国民党所不能接受的。"几乎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奇迹."徐光平在1938年《鲁迅全集》编校后记中说,“所有的画都是胡愈之先生唆使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周恩来的指示下,胡愈之于1940年11月迁居南阳八年。他号召海外华侨以国家利益为重,加强民族团结,有钱有势,积极贡献,奋起抗日,极大地鼓舞了爱国华侨的士气,凝聚了海外华侨共同抗敌的强大力量。1949年,,,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南桥日报》题词。这一罕见的荣誉是对胡愈之在危机中杰出贡献的“最大赞扬”。
文化遗产
《生活》、《光明日报》、《世界知识》、《南桥日报》……他一生创办或编辑的报纸不下30种。胡愈之是出版界的“佘太君”,文化界的“办公厅主任”,新闻业的“脚镣老手”,现代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用文学启迪智慧,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他一生都在尽最大努力。
在20世纪20年代,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险,中国去了哪里?年轻人正在努力寻找。胡愈之利用文化地位,抛砖引玉,消除疑虑,鼓舞了一批年轻人。“我越是那个时候总是引导年轻人走出压抑的思想,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我是受老年启发的年轻人之一。”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正值壮年,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
"这是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宣传苏联的几部有影响的专著之一."著名语言学家陈元至今仍记得晚年的莫斯科印象。抗战初期去延安的许多革命老干部,在新中国成立后,读了的《莫斯科印象》和的《西游》后,回忆起当年去延安的情景。
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他开辟了一条道路。
解放初期,针对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的现状,胡愈之人民出版社主持编辑出版了农村年画,甚至戴上老花镜仔细品尝。《东方红》是一本通俗易懂、百科全书式的农村年刊,受到农村读者的欢迎,第一版印刷了150万册。
“大跃进”的错误与干部缺乏科学常识密切相关。看到这一点,1961年,胡愈之开始计划和编辑知识系列。知识系列成为当时干部的“袖珍手册”。
无私无畏,勤奋努力,精神自制,他一生宽宏大量。
1936年5月“七君子事件”后,胡愈之承担了组织救援的责任。事实上,“胡愈之在救国会没有任何职位,但他仍然默默努力地工作。这是于之同志一贯的作风。”胡乔木曾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无私、无畏、奉献”,赞扬胡愈之。“不要名利双收,多做事情;在胡愈之的一生中,不要谈论空,做实事。夏衍视其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费孝通则称赞其为“一代人的楷模”。
123年前,一个男孩在知止花园出生了,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学习傻瓜”,希望他能学习龚宇移山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愚蠢的人。这个问号深深印在这个男孩的大脑袋上。他一生都在不懈地寻找,并将答案写在厚厚的生活答卷上。
大道是无形的,精神是闪耀的,泽是后人赞美的!
永远与时俱进
给胡愈之叔叔的信
亲爱的大爹:
当我举起笔时,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月亮送来相思,祖国永远关心."中秋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给你写信。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有那么一会儿,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大爹,我深深地想念你,钦佩你。
那时候,你们在弘扬中国进步文化、抗日救亡、解放人民、建设国家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做出的杰出贡献,为国家和人民所铭记,你们家乡的人民更加感到骄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愈之故居于2015年开放,成为一个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和妻子特地开车带着我们的孩子从北京来到上虞的“胡愈之故居”。站在你的铜像前,我可以看到你亲切的微笑在我的脑海里,你的谆谆教诲在我的耳朵里!
大爹,我永远记得你的教诲。你说过,“永远与时俱进”和“善于学习”。现在,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向你汇报:我的生活没有辜负你的期望。凭借我的专业知识,我积极为国家生产力战略布局、城市化、土地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提出建议,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多项荣誉。去年90岁时,我完成了回忆录《我一生无悔的地理与规划研究》,该书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大爹,我最想告诉你的是,每次我回到我的家乡,它都让人很开心。今年,丰惠开始全面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它将成为丰惠的一个新地标,一个集历史文化、旅游和商业为一体的小城镇客厅。大爹,你是世界语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今天,在丰辉镇中心小学,孩子们也开始学习世界语。今年,丰辉镇还将主办全国世界语大会。
大爹,半个月后,我们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天,你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相信你对此一定很满意!
侄子胡
2019年9月13日
胡愈之简介
胡愈之(1896年9月9日~ 1986年1月16日),原名于雪,绍兴县上虞市丰惠镇人。
胡愈之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他是一名编辑、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商。他是中国进步文化出版的先驱,是为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会改革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社会活动家。
早年,他创建了世界语学会,并与沈雁冰建立了文学研究协会。1933年初,他加入了中国民权保护联盟,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他加入上海文化界的救亡运动,成为救亡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海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他一生无私无畏,勇于开拓,交友真诚,平易近人,献身国家和人民,他高尚的品德永远值得学习和钦佩。
边肖:绍兴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何超群雷艳萍
标题:胡愈之:“小巨人”引领时代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