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1字,读完约7分钟

让每个学龄儿童“学习”和“努力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喝“放心水”,吃“放心饭”,带头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政府的民生实际工程...近年来,绍兴积极回应人民的呼声和关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将公平和质量的要求渗透到教育发展中,学生和家长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幸福。

公平、优质、惠民生

十年来,我市财政教育支出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70.1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6.44亿元,年均增长15.15%。绍兴教育保持着优质高效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造公平优质的教育

在新昌县西部,一所崭新的现代花园式学校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目光。几年前,它还是一所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的老农村初中。2015年,新昌县西郊中学扩建工程被纳入全市薄弱学校建设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学校的建筑面积已经从7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5000多平方米。全新的教学楼、实验楼、综合办公楼、食堂等。全国27个班的1200多名学生享受到了按省一级标准配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西郊中学校长何晓东表示,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地区的办学压力,也使在校学生更加稳定。

公平、优质、惠民生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投资20亿元建设20个教育项目,这是前10年教育投资的总和。教学软硬件的升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新昌教育名片熠熠生辉。”新昌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昌县加大了教育投入,加快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仅2016年至2018年,全县就有16个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7.8亿元。其中,新昌技师学院(筹)、城东实验学校、致新中学、沃西中学、黔西中学等。被列为省级重点项目。与此同时,新昌近四年投资上亿元改善教育教学设备,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技术设备更新采购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

公平、优质、惠民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公平优质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是基础和关键。近年来,绍兴在真诚奉献、艰苦奋斗、校园直饮水、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校舍建设、教室空调整安装等重点小事情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绍兴小如一滴水,大如一栋校舍,重视教育的必要载体,突出教育的公平性和城市的质量。

公平、优质、惠民生

改革画“同心圆”

人民想要什么,政府想要什么。以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出发点,我市逐步解决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难点和痛点。随着“入园难”、“择校热”、“班级规模大”等民生问题的解决,绍兴全市上下努力划出一个公平优质教育的“同心圆”,许多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公平、优质、惠民生

幼儿园招生时间快到了。我了解到,支持社区的省级优质幼儿园将于今年下半年如期开放。居住在岳城区社区的陈女士特别兴奋:“我女儿现在可以安心在家上幼儿园了,特别担心!”

公平、优质、惠民生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也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和不平衡的矛盾,2011年,绍兴市出台了《绍兴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强化了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前期规划、项目审批、建设和移交、管理和使用要求。岳城区作为绍兴市的行政中心,率先将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管理。目前,越城区教育局已接收各社区73所托幼机构,占绍兴市的一半以上,提供17000多个学位,占该区儿童总数的50%以上。

公平、优质、惠民生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近年来,绍兴市教育局下大力气做好学位工作,推进全纳发展和公平录取,引进和完善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体系,大力实施“名园集团化”战略,努力推进幼儿园招生制度改革,使“难、贵、远”问题成为“过去式”。如今,在岳城,高品质的资源从老城区辐射到新城区,流行的花园“一个都找不到”变成了“放心花园”只需10分钟。学前教育已经从“痛点”变成了“红利”,人们的期望也逐渐变成了现实。

公平、优质、惠民生

保持学校适当的班级规模,是满足群众改善生活需求的一项实际行动,也是推进全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和发展,解决基础教育“城市拥挤”的一项重要措施。2018年,绍兴将控制班级规模作为市政府的一项年度工作。自去年年初以来,全市各区县(市)通过“一校一策”积极推进这项改革。新昌县重视教师资源的保护,按学区进行资源的调整和优化;诸暨市利用新高中二年级选班和分班的时机,合理控制班级规模。此外,诸如扩建和重建、分层转移、重新转移、学校一级的交流和自然淘汰等措施已经在该市的所有小学和中学实施。目前,绍兴的中小学班级规模一直保持在45人以下,其他年级的班级规模不超过50人。许多家长表示,在控制班级规模后,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与前几年相比都有所改善和提高。

公平、优质、惠民生

每一次民生改革都让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加速了绍兴教育的均衡发展。

回应人民的声音不会停止

对柯桥区镇的一名六年级学生胡来说,每天上学是一段“快乐时光”。在家坐通勤车去学校,不到半小时你就能到达学校门口。“过去,我不得不多次换车。现在有了“直达列车”班车,既方便又省时!”他兴奋地说。

公平、优质、惠民生

去年,柯桥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全国范围的学生通勤公交系统,全区11个镇(街道)开通了68条新的通勤公交线路。学生往返学校的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为全区82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通保障。

公平、优质、惠民生

针对热点,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不仅是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通勤班车,今年年初,绍兴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小学课后托管服务的实施意见》,探索解决“3: 30问题”,解决孩子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公平、优质、惠民生

“过去,我父母送我去校外培训班,因为他们放学后不能接我。现在,我和我的同学在学校工作到很晚,他们已经放下了一个担心。”上虞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刘说。学校于2018年秋季开学,上虞区率先探索全市小学托管服务模式。目前,它已经覆盖了整个地区的62所小学。全区70%的小学生参加了托管活动,解决了“早出晚归”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工作人员、家长志愿者、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服务管理,自主阅读、娱乐游戏、发展培训、上虞特色文化教育和各种社区活动成为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为了提供人性化的延迟服务,今年该区开始在28所学校建设学生候车室,投资317万元,预计今年9月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公平、优质、惠民生

自春季开学以来,上虞区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模式已在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共有93所小学试点开展了这项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嵊州市芦山小学教育集团校区四年级学生家长袁先生告知,在放学后的监护时间内进行体育锻炼,儿童体质逐步增强。

公平、优质、惠民生

采取综合措施,扭转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高发率和增长趋势;清理和规范各类“走进校园”活动和“小手、大手”活动,减轻基层师生负担;深化教育“一次最多跑”改革,实现网上招生和学籍业务...目前,一项民生教育工程正在逐步落地,绍兴教育优质发展步伐越来越坚定有力,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公平、优质、惠民生

“教育是最大的生计。保护和改善民生,只有一个起点,没有终点。为一个公平和优质的教育绍兴模式,我们一直在路上。”绍兴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望绍兴教育的未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仍然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我们将进一步以民生需要为导向,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把勾画出的教育蓝图变成施工图、效果图和实景地图,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对待。收获成果,感受优质教育的温暖!”

公平、优质、惠民生

边肖:陈文华·陈文华

标题:公平、优质、惠民生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