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西藏之路,漫长的西藏之爱。
例如,该县占地11200平方公里,总人口76000。在绍兴等对口城市的帮助下,大量援藏资金和援藏项目深刻地改变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表达了一场充满中国和西藏家庭的多彩运动。
围绕民生做实事
那曲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陈刚说,这几年是社会最稳定、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突出、城乡面貌变化最明显的几年,离不开绍兴人民的无私援助和深厚友谊。去年,汝县成为西藏自治区首批25个贫困县之一。
事实上,绍兴有着悠久的结对历史。1995年,绍兴和那曲根据中央政府实施的对口支援政策,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自2004年以来,绍兴县为这些县提供了相应的支持。近年来,我市一直把对口支援西藏放在重要位置,并将其纳入总体工作。选拔了一批好干部,建设了一批好项目,努力推进科学跨越和赶超。
徐立东,绍兴援藏干部,现任贾茹县委常委、副县长。他说,以第八批援藏工作为例,集团认真落实“两个80%”要求,援藏项目资金坚持向基层和精确扶贫、改善民生领域倾斜,推动浙江省实施“十三五”援藏重点项目26个,安排援藏资金2.4亿元。目前,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巴公小康示范村、县第二小学等一批援藏重点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了全县人民生活的改善。
把输血变成造血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绍兴援建干部通过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项目建设按期、优质地进行。同时,为了加强管理,发挥援助项目完成后的作用,帮助解决配套人员培训和后期管理的困难,确保援助项目的完成和有效。
贾茹县新建人民医院的硬件达到了新的要求。为使医院更好地发挥作用,开展了医疗人才群体援藏工作,促进了贾茹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上虞区人民医院第二批医疗救助医生于今年6月25日进入西藏。在此期间,他们与其他急救医生一起进行了第一次腹腔镜手术和第一次剖腹产。西藏医疗救护医生克服了高原缺氧等困难,与其他救护医生合作,相继开展多项新技术研究,填补了医院多项医疗技术的空白。
援藏干部也发挥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取录结合,对口支援、学习交流、人员培训、在职培训相配套,推动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例如,由于该县位于西藏北部的腹地,几乎没有工厂和工业。西藏援助干部看着他们的眼睛,心里担心,认为把输血变成造血是非常迫切的。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查,并针对农牧民需求旺盛的西藏家具和县餐饮用品清洗中心。满足需求的项目很快在这些县生根开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有超过1.7亿元的援助资金被注入到民生项目中,这使得大量贫困家庭转移了工作。
像对待亲戚一样对待别人。
我市援藏干部以西藏为家,主动融入西藏,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援藏誓言,以忠诚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之后,援藏干部李满峰多次到梁曲乡娘娘达村调查了解情况,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75万元,为村民建了一个太阳房和一个饮水工程。不仅如此,他还成了村里五户贫困家庭和一户低收入家庭的“亲戚”。令李满峰高兴的是,当村民们赶时间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是村里自己人。
例如,西藏援助干部孙在县人民医院工作后,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和劳动模范。他在半夜需要的时候就去那里。比如,陈光建先生刚到学校,就看见一个学生晕倒了。他把学生背在背上,送到医院。这名学生在医院的三楼醒来,但由于缺氧而晕倒...绍兴援藏干部的故事正在成为一个地方故事。
许立东说,绍兴援藏干部来了,他们的心也来了。例如,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艰苦而遥远的国家,而是海拔4000米的“绍兴”。
“绍兴把援藏干部当成第二故乡,把人民当成亲人,把援藏工作转交给西藏,贡献给高原。它写下了一个伟大的爱和藏-中国家庭的感人故事,并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纪念碑来援助雪域高原上的西藏。”陈刚这样评论道。
边肖:黄黄
标题:汉族和藏族家庭在高原上铸造纪念碑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