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3字,读完约4分钟
2月6日上午,岳城区孙端镇范浦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非常热闹。在老人的笑声中,满载新年物品的手推车从这里启动,一个个推着88位80岁以上老人的家。原来,那个致富不忘家乡的“关林老板”是来给村里的老人拜年的。
村党支部书记顾新迪提前分发了年货:大米、油、老酒、芝麻油、松饼、瓜子、酸奶、电风扇……有12种商品堆积如山。一些80多岁的老夫妇一次收到两个新年礼物,手推车跑了两次。有些老人推着车笑着叹了口气:“关林老板和他自己的儿子一样好。”
老人口中的“关林老板”没有露面。他在上海工作,去年12月回到村里时,他特意找到了顾新迪,并让她列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名单。像往年一样,他想为老人准备一份新年礼物。另外,“村里的贫困户看起来真可怜。你也可以给我寄些钱去看看。”
因此,该村有88名80岁以上的老人和10户贫困家庭。很快,这位“关林老板”就把钱汇回了上海。顾新迪为88位老人买了年货,剩下的3万元打算送给村里的贫困家庭。
“他很低调,从不愿意露面,捐款都是给村干部的。有时候我会回到村子里,在老房子里转一转。当我看到村民生活非常困难时,我会立即从口袋里掏出钱,送过去,但我从不多说。”顾新迪说。
“关林老板”,名叫顾关林,在上海从事建筑业务。十多年来,他一直在为公益事业帮助村里的穷人。顾回忆说,新农合刚推出时,村民们没有意识到参加保险的重要性,参与率很低。“这通常是挨家挨户的提醒,没有人愿意付钱。”因为没有保险,当有严重的疾病时就无事可做,并且有许多由疾病引起的贫困案例。顾冠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从2006年开始,他为全村2000多名村民支付了全部新农合费用。
“起初是6万元,后来是9万元,超过20万元...我一年最多要付50多万元,这都在他的包里。”顾新迪回忆道。直到2013年,村民们都有强烈的参与保险的意识。在村委会的建议下,顾冠林停止了这种普遍的捐赠,把他的帮助重点放在了村里的老人和极度贫困的人群上。
从2014年到2015年,他为60岁以上的村民购买了所有的医疗保险。从2009年到现在,每年直到年底,他都会委托村干部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送礼包。他也强烈支持这个村庄的建设。2014年,他在饭铺村建造了老人活动室,并慷慨解囊。据村里统计,这些年来,他为村里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捐赠了600多万元。
■相关新闻
柯桥的36位百岁老人喜欢收到长寿红包
徐承礼
昨日,柯桥区鸡东镇陈村的102岁老人黄收到镇政府工作人员寄来的2000元红包。在过去的几天里,柯桥区的其他35位百岁老人也收到了来年的红包。
据报道,这些红包来自刚刚于2月5日成立的“长寿百年”慈善基金,由已故百岁老人胡长寿的四个儿子胡、胡一清、胡、胡白成在柯桥区安昌街国际村共同发起。基金总额为102万元,未来将用于柯桥区百岁老人慈善事业。
该慈善基金的创始人之一胡说,他们的父亲去世,享年102岁。当他100岁的时候,他也收到了这样一个红包,他的父亲当时非常高兴。虽然他的父亲三年前去世了,但他的家人一直记得这份爱。现在这四兄弟生活得很好,所以他们经过讨论后决定设立一个基金,这样爱情就可以传递很长时间来温暖其他百岁老人。
除了“红包”,2017年柯桥区的13位百岁老人还获得了区老龄委员会颁发的“百年纪念”牌匾。柯桥区老龄委员会办公室的相关人士告诉我们,目前柯桥有36名百岁老人,其中男性9名,女性27名。
边肖:钟、酋长
标题:[网络媒体变来变去]当我变得富有时,我不会忘记我的家乡,我在10多年里捐了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