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去哪里,找谁,做什么’?找警察前台,没关系!”昨天早上,当我走进岳城区东湖街松岭村时,村民牛高兴地说:“现在,每个人咨询户籍问题时,都不用去村里跑派出所了。”。
牛口中的警察前台位于松岭村郑金祥的办公室。一大早,六七个村民围着他们的桌子坐着,人们时不时地进进出出。
环顾四周,墙上挂着“乡村警察前台工作人员宣传”和“警察前台工作流程”等标志,便民服务邮箱和警察柜台也放在显眼的位置。市公安局岳城分局东湖派出所的户籍民警茹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简单地说,这是警察和人民的联络点。公共标志和便民服务邮箱都是为了方便警察和人民。警察柜台存放办理户口的人。表格和服务指南等。,以便劳动人民能够提前熟悉它们。”茹军告诉她,她和她办公室的社区警察张建海经常到警察前台进行日常指导和工作联系。
“在访问期间,我们发现许多人去警察局开户时,至少要跑两三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程序和程序。”东湖派出所指导员王建峰表示,为解决群众来回跑的实际问题,派出所积极计划在辖区内群众最近的地方为他们做户籍初步咨询、受理和初审,避免群众“多次跑”。
今年5月,东湖派出所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警察前台”,推进了以户籍为中心的审批服务关口,进一步延伸了惠民惠民的触角,充分履行了“一次最多跑”的服务承诺,增强了市民的获取感和满意度。
松岭村和永宁村是这次改革的试点村。“为确保公安前台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我们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每个村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担任民警向导,并开展各项户籍登记工作。预咨询、受理和初审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日常收集涉及公共安全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王建峰介绍道。
目前,在松岭村,“警察导游”已经成为郑金祥和村妇女主任张晓红的另一个“头衔”。经过初步的业务培训和半年的工作实践,两人现已成为村民的“便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社情民意收集者”、“法律政策宣传员”。“当村民想做事时,他们会首先想到我们。根据群众的户籍要求,我们将帮助检查缺额和完善申请材料。”郑金祥说,警察导游还帮助那些在处理时间安排上有困难的人将信息传递到公安机关。
“今年,由于全村的拆迁,全村村民都面临着户籍迁移等各种问题,警察前台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过去,户口在咨询、审核、填写材料、办好户口之前和之后,都要去派出所三次。现在,先去警察局前台,当你去警察局的时候,基本上就能拿到一次。”村民丁爱知告诉。
为了丰富服务模式,做好警务前台工作,东湖派出所还为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实施了“虚拟坐厅”,并利用该平台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处理前台警务向导遇到的难题和特殊情况,变“让群众跑腿”为“让信息跑腿”。同时,将设置网上订票服务,并设置后台的“直达车”在休息时间提供加班服务,以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处理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自东湖派出所在两个试点村设立派出所前台以来,群众跑了至少300次。“下一步,我们将改进评估机制,并将改革推广到整个街道,预计每年将有大约2万人受益。”王建峰说。
边肖:胡安娜·黄
标题:警察前台:向前服务,方便贴心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