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云平台”等跨境整合,激活了产业潜力,通过换鸟笼、换机器,节省了企业的“长途运行能量”...经济前沿不断涌现的创新实践汇聚成充满活力的新动能,引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前三个季度,该市受监管的工业利润同比增长约30%,比去年同期高出约20个百分点。
立足大湾区先进知识制造基地定位,抓住杭甬一体化发展机遇,强化产业联动、创新驱动和平台驱动,以先进制造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不断夯实绍兴经济稳定的基石。
好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地投入生产
生产线仍在安装中,订单已安排在明年。位于诸暨经济开发区的何谦电子的负责人王晓已经忙碌了一段时间。“国庆节也是加班。根据目前的进展,预计将在年底前投入生产。”站在新工厂前,他说顾客在等待产品,进步就是利益。
何谦电子是从诸暨引进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高端汽车电子产品。今年4月项目启动后,员工培训和市场开发同步推进。何谦电子是我市工业项目高速推进的缩影。截至9月底,总投资1500多亿元的300多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或超过80%,一批项目提前投产。
随着太阳能光伏背板专用膜的产业化,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富膜新材料今年已成功攻克汽车和建材领域专用膜的核心技术。"新产品刚刚少量生产出来。"台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归国人员刘慧珠表示,该公司已经加快了二期工程的建设。
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初期投入巨大,但最初的布局和早期的R&D给企业带来了技术积累,为“长跑”储备了“体力”。刘慧珠表示,由富薄膜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窗贴膜和建筑窗框贴膜等特种贴膜有望在批量生产后取代进口贴膜。
拥抱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设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产业布局。今年以来,我市一些好的项目已经生根发芽,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前三季度,我市工业新产品增长率接近30%,对我市工业产出增长贡献了70%。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季度将继续进一步推进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企业孵化培育,加快产业化进程。
大平台引领升级
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关键是对结构大惊小怪,并煽动股票的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开发区引领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的引擎作用日益突出。
位于新昌工业园区的瑞典斯凯福滚珠轴承项目于今年7月启动,进展迅速。SKF是世界顶级轴承R&D和制造企业。该项目为外商独资,投产后年产值超过10亿元。这是我市轴承行业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发挥鲶鱼效应,促进产业升级."新昌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来春表示,今年以来,新昌工业园区带领轴承企业加大投入,研发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新”产品,承本轴承等一批企业也启动了新项目。
在前三个季度,传统产业如纺织、化工、珍珠、厨具、轴承和发动机的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开发区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该行业达到了新的高级智能水平。
"到年底,销售收入将翻一番."昨日,浙江海创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表示。为了赶上订单,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锂电池项目分两步走,一是扩建生产线,二是新建占地198亩的项目。"到2021年,预计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
杜梅海创是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组成项目。依托原有产业优势,我们正在深入培育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现代医药创新链。今年以来,开发区利用与大湾区桥头堡的对接,引进了麦饭石技术等22个高端项目,总投资228.28亿元。
产业结构在变化,权力结构在不断升级。前8个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和11.0%,分别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2.7%和45.0%。
传统产业范围广,数量大。绍兴必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工业互联网插上高质量工业发展的智能翅膀,还需要深度培养。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让更多的高技术产业从传统产业中脱颖而出。
新机制激发活力
要巩固和发展好势头,就要加大结构优化力度。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增长弹性。
走进绍兴滨海新城的电动咖啡车工地,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占地350亩的一期工厂,280多名工人同时工作,三个车间的主要工程,如总装、冲压、焊接和喷漆,正在安装钢结构。“这个项目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全靠滨海新区管委会全程陪同。”项目建设负责人周祥感慨地说。
国庆节前夕,周祥发现工厂附近有电力工人在架设电线杆。根据计划,工厂的前门有一根电线杆。他非常焦虑,立即向管理委员会报告。"我没想到几天后工厂门口的一根电线被埋了。"周祥这才松了口气。
作为绍兴融入大湾区的重要平台,滨海新城今年成立了投资服务局,为入驻企业提供从注册到生产的全程服务。每个月,滨海新城都会找出重点工业项目清单,“当前进展”、“下个月进展”、“需要协调的问题”一目了然。仅在9月份,就协调了21个问题。
经济发展和项目推广的重点是挖掘效率潜力,激发每个经济单元的创造力。从企业最关心、最头疼的问题入手,创新机制,突破瓶颈,营造创业氛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今年,全市新引进30多个总投资10-5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其中柯桥、上虞、诸暨、新昌等6个总投资50多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已经引进并落户。
从“后续创新”到“先行创新”,创新载体的构建意义重大,其中需要探索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医药创新综合体已经形成。如何立足企业需求,培育卓越和实力,开发区正在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学为核心的集成创新体系。
“随着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的签约和落户,要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帮助绍兴高质量发展迈出越来越稳健的步伐。”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边肖:何、、文化局长
标题:新动能引领产业升级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jj/1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