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天里,柯桥区七贤街七贤村文化礼堂的负责人许正忙着筹备一个晚会。“周六晚,柯桥区曲艺协会荷花歌唱大赛祁县街选拔赛将在我们村文化馆举行,部分村民将参加。”比赛结束后,许将于下周末与民间艺术团联系,商谈演出事宜。"我们的周末剧院有点名气,每次都有100多名观众。"
祁县村每个周末的热闹景象,是推进我市农村文化大礼堂建设的一个缩影。自《关于推进农村文化大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出台以来,文化大礼堂在绍兴遍地开花,建设、管理、使用、教育一体化长效机制逐步构建。
截至9月底,全市新建文化馆283个,省级任务提前完成;共建成927座,覆盖率为43.1%。除整体建设资金外,全市年度财政专项担保文化大礼堂奖金额高达1亿元。
“建造文化礼堂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发挥思想引导、道德教育、礼仪培训、文化熏陶和乡村治理的作用,就必须让文化大礼堂“活”起来,让门永远开着,人永远在那里,灯永远亮着。”据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区县(市)都在积极建设专职文化馆管理人员,各地也在努力推动成立文化馆理事会、基金会、推广协会等机构,以吸引农村“两老”、村干部和乡镇贤达参与文化馆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活动植入是文化礼堂的源泉。为了保证文化大礼堂的有效使用,各级政府一方面增加了文化服务的购买和分配,全年开展了1000场“歌剧走进农村大礼堂”活动。另一方面,它们刺激了当地独立的“种植”文化和“干燥”文化。经过培育,柯桥区七贤村的周末剧场和新昌县梅珠村的乡村之夜成为新的地方文化。
边肖:张伟很难对付,陈文华
标题:“现场”建设、管理、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大礼堂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jy/1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