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钱先生,一个公民,去美国出差了。他惊讶地发现,盲人很少出现在美国人行道上,但盲人经常出现在人行道上。相反,盲道铺设在我们周围几乎每个城市的主要道路上,但是盲人很少在盲道上行走。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里只能看到盲道,我们周围的盲人如何解决旅行问题?鉴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胡
一个原因
盲道被占用了
盲人害怕出去
22岁的郎朗(化名)来自安徽阜阳,从事按摩已经一年多了。与店里的其他盲人技师相比,郎朗的视力水平还可以,只是弱视,属于二级视力残疾。平时他也可以看手机,可以一个人从宿舍走到按摩店。然而,他的生命周期仅限于这两点一线。如果你想去其他地方的超市买东西,你必须找个人陪你。
“我不敢独自走在一条陌生的盲道上,因为我弱视,有时我不会注意到盲道上的事情。磕磕绊绊是很常见的,所以我不敢一个人出去。当其他朋友出去时,我会和他们一起去。我真的不敢瞎了。”朗朗说道。
事实上,在过去两年里,有关部门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以纠正盲道。曾经在盲道上设立的早餐摊和报摊已经被禁止,占用道路的现象几乎已经消失。对违反人行道的处罚也很严厉,但是盲道被占用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前天下午,我来到了岳城区解放路。2000年前后,岳城区第一条盲道在这里建成。我们可以看到,解放路上的盲道到处都是。在解放路的十字路口,一辆卡车开到人行道上,停在一家服装店门口。后门开着,盲道被无情地压在车轮下。
在解放路鲁迅路口,许多电动自行车停在鲁迅家乡附近的人行道上,10多辆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压在盲道上。在解放路塔山文化广场对面的人行道上,许多建筑材料“堵住”了人行道,几块钢板直接堵住了盲道。由于解放路正在进行立面改造,许多钢管直接插入盲道,成为“路障”。
在采访中,我看到许多盲道的设置也是不合理的。原本笔直的盲道经常有“90度”转弯,这使得盲人行走不舒服。有些盲道甚至是“破路”。
原因二
这个城市有一万多名盲人
就业率低于20%
除了盲道不够平坦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在盲道上看不到盲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盲人就业范围窄、就业率低有关。大多数盲人在选择专业时只能考虑按摩和钢琴调音,就业率很低。”市盲人协会主席董大斋说。
据市残疾人联合会统计,绍兴市有11,510名视力残疾人,其中一级视力残疾人2,945名,二级视力残疾人1,449名,三级视力残疾人1,516名,四级视力残疾人5,600名。就数量而言,我们城市的盲人占总人口的很大比例。到2017年底,我市常住人口已超过500万,也就是说,每500人中就有一人是盲人。
然而,盲人的就业率远远低于普通人。董大斋告诉他,据他了解,我市盲人整体就业率不到20%,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按摩教师。这些职业大多有固定的工作环境,很少走出街道,所以我们现在在盲道上看到的盲人越来越少。
"但这丝毫不影响盲道的重要性."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白博士认为,盲道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盲人的生活和出行,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爱和温暖,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他认为,要使盲人真正走上盲道,一方面要减少占用盲道的现象,为盲人出行提供畅通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盲人就业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什么美国人行道上的盲道越来越少,盲人越来越多?因为他们的盲人就业范围更广,各行各业都有盲人,所以他们会更频繁地出现在路上。”白说:
黄伟
原因3
70%的盲人在农村地区
但是没有盲道
盲人更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也是盲人很少出现在城市盲道的原因。
根据市残疾人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我市1万多名盲人中有70%生活在农村地区。然而,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农村地区有一个庞大的盲人群体,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几乎看不到盲道。如何解决农村地区盲人的出行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董大斋的一个“心脏病”。早在两年前,他就策划了一项名为“帮助农村盲人出行”的志愿者活动,让志愿者深入农村,带农村盲人出去买菜、购物,从而解决农村盲人出行困难的问题。然而,这样的志愿者活动很难长期开展,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他希望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和志愿者能帮助他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盲人救助体系。“有随行出行需求的盲人提前预约申请,随行志愿者自愿认领,然后到门口陪同农村盲人按约定时间出行,解决他们的出行问题。”董大斋说,这是他的想法,但实施起来仍有很大困难,需要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志愿服务组织的帮助。
出口
智慧时代
城市应该让盲人更方便
陶先生无光感,属于一级视力残疾。他外出时通常依靠一只金毛猎犬作为导盲犬。遇到障碍时,导盲犬可以帮助他主动识别。此外,狗的记忆力非常好,有一两次,它完全知道路。
绍兴的公交车也更人性化,导盲犬可以上车。但对陶先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他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时不知道哪趟车来了。
“有时候,我听到的声音是车辆转弯,然后停下来。请注意听收音机,但是我听不到哪辆公共汽车到达车站。有时两辆或三辆公共汽车同时来。我不知道哪一个是我想上的。坐错车会很麻烦。”陶先生说。
陶先生说他以前去过广州,那里的很多做法都很人性化,所以他建议绍兴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时候向它学习。据陶说,早在几年前,广州就发布了一款名为“听公交车”的应用。越来越多生活在广州的盲人只需要打开APP并摇动他们的手机,APP就会自动通知他们周围的平台和他们可以乘坐的公交路线。在站台等候时,你可以听到“公共汽车将在几站停?”。目前,广州市中心的数百条公交线路已被纳入APP数据库。
此外,在杭州、成都等城市,也有“会说话”的信号灯。“现在是红灯,不能通行。”当盲人在斑马线上行走时,他们可以听到声音和文字提示。不同的信号灯伴随着不同长度和速度的水滴,为盲人过马路提供了便利。
在国外,有一种专门为盲人发明的声纳鞋。鞋底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当前方出现障碍物时,鞋底会振动。振动强度会因障碍物的距离和大小而变化。振动声音或多或少是敏感的。还有一个适合盲人的探测器,可以挂在脖子上。当前面有障碍物时,颈部会有明显的振动。如果盲人拿着一根盲杖,在脖子上挂一个振动器,走路会更安全。
■链接
1991年,北京率先在中国修建了第一条盲道。2001年,《城市道路与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规定城市新建主干道必须铺设盲道。中国的盲道建设热潮始于2005年,因为今年开始评选“全国文明城市”,而盲道覆盖率是评选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市第一条盲道建于2000年前后,即岳城区解放路。
:胡实习生纪文华
标题:盲道,为什么你看不见盲人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