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润集团现代生产车间
“老纺织”收购“大数据”,2016年浙江富润收购太一商志,成为业内一个美丽的谈资。然而,此次收购对富润集团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十年来,富润集团收购了22家困难的国有企业和一家第二照明系统的集体企业。那么,对于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为什么古润能“融合搞活一个家庭”?下面的故事可能会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2003年6月初的一天,诸暨化肥厂在新食堂召开了职工大会。
诸暨市一名副市长和10多名主任出席了会议。当诸暨市政府决定关闭化肥厂的消息宣布后,员工们情绪激动,进行了大量讨论。他们不知道毗邻诸暨市广场和西施故里的诸暨化肥厂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然而,当工厂关闭的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他们突然感到失落。
"关闭化肥厂,我们该怎么办?"许多员工来到诸暨市政府门前“询问答案”。
根据诸暨市委、市政府的考虑,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来接管诸暨化肥厂,另谋发展。然而,诸暨市的许多国有企业只想要土地,不想要人。
这是当时国有企业改革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
市领导想到了富润集团,它已经兼并了20多家企业。当时富润集团董事长赵林中陪着生病的母亲住院,诸暨市委领导来医院与赵林中谈话,希望富润集团兼并诸暨化肥厂。
赵林中承诺得很简单:“在关键时刻,要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很快,合并工作开始了。
一天,赵林中来到化肥厂。在工厂门口的小店旁边,一名中年妇女向通讯室的保安抱怨道:“工厂的工人去了市政府门口,吃午饭的钱还没付。”
赵林中走过去说,“真的吗?那么这笔钱必须偿还。”
他拿了收据,签了名,让保安带她去化肥厂的财务办公室报销这笔钱。
该账单成为富润集团与化肥厂合并过程中的第一张报销发票...收购富润集团使化肥厂的员工平静下来。
诸暨市政府工作组也迅速进入化肥厂,与化肥厂管理层和职工代表进行沟通。半个月后,诸暨市政府在诸暨化肥厂召开了第二次兼并大会。会议宣布了“富润集团兼并诸暨化肥厂”的决定。
“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两家公司。当富伦开办针织厂时,他也从化肥厂学到了管理制度。目前,国家限制小化肥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化肥需求,发展城市建设,使化肥厂进入困难时期。”赵林中代表富润集团党委和董事会做了40多分钟的发言。他没有提到“合并”,而是谈到了“合并”。这两个词的区别让化肥厂的工人听起来很舒服。
“同心同德,开创一个新行业。合并后,两家公司的员工将得到平等待遇。”赵林中说,“端午节刚过,我们就要为每个人重新发行端午节的福利。”他还指示工会和基金会密切关注对化肥厂困难工人的理解和关怀。
然后,赵林中公布了他的手机号码和集团值班电话号码,说如果员工有事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他说,既然我们是一家人,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能彻底改变化肥厂的“活”方法。
会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见证:富润集团并购诸暨化肥厂,饭盒发票签字就是一个标志。本质是企业合并,但用的词是合并,用词的不同使员工感到轻松,工作顺利。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责任,还需要感情和智慧。
新闻阅读辅助工具
富润控股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2年的国有诸暨针织厂。从1992年到2003年,富润集团兼并了22家国有企业和一家第二照明系统的集体企业,用原来的团队把一些困难企业带进了生活。1997年,富润控股集团培育了诸暨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富润控股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跨行业企业集团。
:徐通讯员赵一坤黄
标题:富润集团:化肥厂的合并始于一个饭盒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