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诸暨市乔峰镇丰原村成立了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我们的退伍军人服务社。服务机构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了62名村里的退役士兵,向他们解释相关政策,了解家庭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今后,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向附近的村子反映。这是对我们最好的照顾。”退役士兵卢忠根高兴地说。
作为“乔峰经验”的发源地,乔峰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共涌现出各类社会组织277个,参与者超过2.3万人,平均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加入社会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乔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每天晚上,人们经常会找到一支由“红枫义务警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乔峰古镇的大街小巷巡逻,风雨无阻。该团队由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员工、社区干部和居民自发组成。“自一年前成立以来,正义警察的成员人数已增至119人,有2000多人申请加入。”乔峰派出所指导员吴佳俊透露,“红枫正义警察”已广泛参与公安巡逻、法制宣传、安全教育、纠纷调解、文明疏导等领域,成为和平不可或缺的“新警察力量”。
在村级层面,乔峰镇推进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村必须有5个社会组织,即乡镇参事会、红枫警察协会、农村文明委员会、580志愿者服务协会、邻里纠纷调解协会,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组织,如“乔峰经验”宣传小组、红十字会、文艺宣传小组等。
"社会组织越来越多,乡村治理也越来越无忧无虑."丰源村有10个活跃的社会组织。村委会主任罗根图告诉记者,村民们过去在婚礼和葬礼上做大事,反复劝说没有明显效果。农村文明委员会成立后,使用了广告词等宣传手段:“红白喜事一般不超过30桌”,“可减少1000个红色事件,可节省800个白色事件”...渐渐地,红色和白色活动的桌子数量减少了,菜肴的数量也减少了。香烟红包可以省钱,而且用花代替了花圈。新时尚继续被推广。村居委会纠纷调解会成立后,老干部、退休教师和调解小组成员主动了解村情民意,普及法律知识,实现矛盾纠纷100%就地解决。
坚持党的建设领导、需求导向、专业化管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乔峰镇党委书记金俊海表示,如果政府治理是从纵向到末端的经线,那么社会组织就是从横向到边缘的纬线,经纬交织编织出牢不可破的农村治理网格,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为建设安全乔峰奠定坚实基础。
■简短评论
共同治理、共享和维护和平
庆丰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问题,诸暨市乔峰镇依托社会组织载体,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治理模式由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群众由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在实践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新时代需要新的实践。乔峰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和发展“乔峰经验”,要正确把握变化与不变的关系,坚持其核心内涵,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和手段。动员群众并不难。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多元治理的社会治理机制,走过基层治理的“最后一英里”,我们就能创造出升级版的“枫桥经验”,维护一方的和平,共享文明与和谐。
·秦德胜通讯员周伟·黄
标题:“乡村治理更无忧无虑”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