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以“阳明文化”为纽带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拉开了今年夏天“台湾青少年绍兴百游”的序幕。海峡两岸近300名青年学生来到阳明花园,参观王阳明先生的陵墓,缅怀先贤,向他进贡;后来,我聚集在阳明的故乡听阳明心学讲座,学习交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
“阳明热”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阳明故居、稷山书院、阳明洞、阳明圣墓等四大区域相继建成。在王阳明文化旅游新景点增多的背后,王阳明文化旅游已经悄然在我市流行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文化旅游亮点。
在离阳明故居不远的新河巷绿府永恩堂,“绍兴王阳明”展览继续升温。据北海街道委员会委员黄介绍,自6月18日正式开幕以来,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阳明学者和普通游客。“也有许多当地人来参观。除了企事业单位,这只是暑假。它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夏季活动的热门选择。”黄对说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绍兴。除了江南水乡的浓郁风格外,这里的阳明故事更吸引人。除了阳明的“天全证道”之外,单单王阳明的陵墓就吸引了许多“阳明迷”前来瞻仰。当我在王阳明的墓地时,我注意到墓地周围有许多花。据公墓经理说,这些花是在追悼会上由市民和游客留下的。
台湾辅仁大学的林老师参与了“百名台湾青年绍兴行”,他说在绍兴阳明遗骨之间的旅行,不仅收集了王阳明生活的片段,也从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阳明文化传承需要深度培养
绍兴是阳明心学成熟和传播的地方,是王阳明先生的最终归宿,也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是继王门之后影响最大的地方,也是阳明遗址遗存最完整的地方。在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绍兴论坛闭幕后,绍兴如何振兴阳明文化资源,将阳明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全力打造阳明文化旅游名城?
绍兴王阳明研究所副所长潘建国认为,王阳明在绍兴活动的地理范围、至今仍保存的历史遗迹、风景和文物,见证了阳明心学的沉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实现文化历史回归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新鲜的感官感受,并将其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主题文化旅游的重要目标。
据了解,暑假期间,旅游市场推出的阳明文化学习游路线是从余姚到绍兴:阳明故居、龙泉山中天阁(馆)→革命老区四明山梁弄、余姚河姆渡→阳明墓、兰亭→鲁迅故居、惠济堂→阳明小洞、毕夏池,深受学生欢迎。"然而,阳明文化旅游并没有真正成为一种精神之旅."在潘建国看来,阳明文化研究之旅不仅要停留在表面,而且要对其背后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达到实效。
一些业内人士坦言,我市阳明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整体性、深度和实效性。目前,王阳明文化的旅游开发大多以文物保护为基础,基本停留在文物保护和景点修复上,缺乏对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此外,虽然我市有许多王阳明文化旅游资源,但景点零星分散,没有专门的王阳明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或王阳明故事链。
绍兴吕雯集团营销经理冯颖建议,可以利用王阳明的思想、诗歌、传说、故事等作为整合阳明文化元素的渠道,衍生出书画、工艺品、茶道、雕塑、陶瓷等阳明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推出一系列阳明文化旅游产品,形成系统的阳明文化旅游产业。
边肖:实习生许靖金·张文斌照片黄
标题:今年夏天,这位“明代兄弟”很受欢迎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