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柯桥区“范神父”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一项特殊的公益项目,所有孩子的父亲都来上课,培训内容是“如何做一个好父亲”(详见4月1日《绍兴晚报》A02版)。昨天,我了解到第一批280个爸爸参加了100天的培训,156个爸爸顺利毕业,获得了“聪明爸爸”或“合格爸爸”的证书。
100天强化训练
今年3月底,柯桥区社区学院和柯桥区实验小学联合启动了“范神父学校”公益培训项目。在第一阶段,不到两天就有280个名额被填满,一些在柯桥做生意的外国人也报名了。
培训采用集中学习和在家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学习阶段,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被专门聘请来做专题报告。例如,金华市高级教育专家史毅做了“唤醒父亲意识”讲座,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宋做了“父亲榜样”讲座,浙江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单海林做了“做孩子的向导——父亲是男人的终身职业”讲座;学生通过“网上平台”在家中进行网上学习实践,并完成好家长100天日记和问卷测试。
"范神父的训练是教男人如何做好父亲."柯桥社区学院院长周丽君说,通过培训,父亲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理解“父亲不教”的含义,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一天天进步
在“好父母的100天日记”中,有“今天孩子们发生了什么?”“我的理由是什么?如何解决它?”“我今天的意识”、“我的内省和反思”等。看,《爸爸的日记》的大部分内容都记得严肃和充实。
一位姓楼的父亲在4月14日只得了45分,他描述了当天的情况:“晚上,他(孩子的)母亲说了几次要孩子不要把自己的东西放在餐桌上,但他的儿子沉默而无动于衷,所以我打了他几次头,骂了他,他的儿子哭了。有时我会发脾气,甚至打骂。如果我不教我的父亲,我认为我不能和我的孩子平等地交流。毕竟,我年轻又有秩序。”
“父亲一开始不能放弃父亲的尊严。他认为孩子们必须听父母的话。如果他们不服从,就会以打鼾的形式受到惩罚。”省特级教师、柯桥实验小学校长周表示,偶尔教孩子打骂是无害的。如果他们经常打骂,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缺乏温暖,不利于个性培养。
随着训练一天天进行,父亲每天都在进步。
5月18日,他的日记自我评价得了90分,日记写道:“我儿子早上6点前起床画画,没有拉开窗帘,他儿子的视力是近视。我告诉他很多次,他应该在早上看书的时候开灯或者打开窗帘。我儿子以为我会骂他,当他看到我没有生气时,他顺从地拉开了窗帘。打鼾似乎不是最好的方式。”
6月1日,他的自我评估得分为95分。他写道:“今天,我儿子在课堂上成功地表演了魔术,但他不想在早上表演。经过我耐心的劝说,(我的儿子)终于鼓起勇气(表演)。放学后,(我儿子)第一次告诉我表演是成功的。似乎鼓励孩子真的很重要。”
因为进步很快,父亲最终被命名为“聪明的父亲”。
深刻反思
“我得知有一个‘范爸爸’的培训,我马上就报名了。”李,她的家乡在四川,现在在中国纺织城做生意,她说她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母亲的事。只有通过训练,她才知道她的父亲不能缺席家庭教育。她过去很少和孩子在一起,很少和他们交流。现在,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实现“交流、友谊和平等”,她的孩子也变得快乐起来。这100天的训练收获很大。
6月30日上午,是“范神父”第一次培训的毕业考试。题目是:“你认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父亲应该如何影响孩子?”"你认为做一个好父亲的标准是什么?""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你会实施体罚吗?".....共有12道“测试题”。在答卷中,许多父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李的答卷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不在于他能给孩子买多少玩具,能给孩子上多少培训班,带孩子去过多少地方。关键在于他是否能真正理解孩子想要什么,他们是否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是否能真正尊重自己的选择,并让他们的内心充满爱。”
“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做一个好父亲不仅有责任和义务,还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被誉为“聪明父亲”的印度人拉瓦尼·坎(Ravani Can)说,他的儿子在柯桥实验小学读一年级。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他明白了做一个好父亲的重要性。每天,“好父母日记”都让他回想起和孩子相处的那一天。
“对‘好爸爸’的培训将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280多名‘爸爸’已经在接受培训。”柯桥区教育体育局职业教育处处长高伟表示,由于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众多,社区学院已将“父亲示范学校”下放至相关学校开展滚动培训,并计划今年培训1000名“合格爸爸”。
边肖:卞金祥文/照片陈文华
标题:他们能成为真正的“好父亲”吗?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