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市档案局袁云提供

杭州湾潮,大湾区梦。绍兴人的大桥梦为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3年7月19日,绍兴的历史一定会记住这一天。嘉绍大桥是一项历史工程,凝聚了一个城市的夙愿和心,于当天清晨正式通车。一座桥从北向南飞,天然屏障变成了一条大道。此后,绍兴终于融入了上海1.5小时经济圈。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穿越杭州湾屏障,南北两岸的时间空关系被完全改写。

20年后的梦想建筑

接力赛中的梦想

建造一座横跨杭州湾的大桥是绍兴人多年来的夙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人站在杭州湾南岸向北看,梦想着“在阿海建一座桥”。一位年轻的警察以“给绍兴一个支点”为题,用想象的方式在媒体上勾勒出修建杭州湾大桥的具体方案和思路,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讨论。1996年,市委、市政府制定绍兴市“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旅游区”规划时,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被正式提出作为2010年的长远目标。从此,在宽阔的杭州湾上架起一座桥梁,缩短绍兴到上海的时间,成为绍兴一个世纪以来的梦想,这一直激励着人们去追逐、创造和实现这一宏伟的梦想。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从1993年首次提出开通绍兴至嘉兴通道,到2013年,这座桥正式竣工,整整20年。

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一座桥?源于最简单的愿望——穿越杭州湾,改变南北时间空的关系。最初,沿沪杭甬高速公路从绍兴上虞到嘉兴尖山需要两个多小时。尖山是钱塘江的涨潮地,也是嘉兴的新开发区。在那些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站在尖山之地,你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南岸上虞的一举一动。然而,汹涌的河水阻断了两地的交流。它离得很近,因为有杭州湾,所以不能穿过。隔江相望,两地的经济交流受阻。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考虑到杭州湾这个钟形口在更大的经济棋盘上,被河流阻隔的经济交流不是上虞和尖山,而是一个更大的经济圈。

作为上海的近邻,嘉兴的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而其边缘的苏州和周边的苏南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绍兴南部是浙江经济的重要腹地之一,包括金华、台州、丽水、温州等许多城市,它的北面是上海,因为它是绕圈的,所以总是很不方便。如果你把眼光放远一点,包括福建,那里有很多明星企业,你去上海也会得到同样的待遇。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这座桥像一根巨大的杠杆,摇动着南北两岸。这座桥的开通将允许南北方向的车辆通过绍兴。对绍兴来说,因为这座桥连接南北,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枢纽。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逆流而上

一条深沟变成了一条大道

2008年12月14日,在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杭州湾两岸的嘉兴和绍兴开始建设嘉绍大桥,绍兴进入“建桥时代”。这座桥的每一个技术创新、每一个难点和每一个惊艳的外观都触动了绍兴的神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强潮区’修建桥梁!”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参与了大桥的整体施工。他说,许多专家在开始时多次强调,佳绍大桥建在“最不合适的地方”,甚至比“过海”还要危险得多。所谓的“最不合适”指的是汹涌的潮流。大潮高潮可达9米,最大流速超过7.5米/秒,比山洪暴发还要严重。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第一个问题是堆积。2009年7月6日,嘉绍大桥第一根3.8m大直径桩混凝土浇筑成功完成。为了不影响钱塘江涌潮景观,减少阻水面积,该桥取消了常用的双桩,改为150根单桩和单柱。这些单桩可称为“海的顶峰”,深100多米,直径3.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桩。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一堆混凝土的体积是1300立方米,就像打一个30或40层楼高的小房子一样。每栋房子的位置精度为毫米,垂直度为1/300(300米只能是1米)。”当时的嘉绍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桂延德表示,这种超大直径超长桩在国内桥梁领域尚属首次,没有成功的施工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建造平地仍然很困难,更不用说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河潮地区了。“因为当时中国没有配套的建筑设备,所以我不得不自己设计。例如,专门为大桥设计的12台专用钻机价值数百万元人民币。”他说。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嘉绍大桥的主梁长2680米。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其温度变形对索塔的应力影响很大。因此,桥梁建设者进行了世界性的技术创新:在主桥跨中位置设置刚性铰装置来释放主梁的纵向变形,为解决类似超长连续桥梁的伸缩问题打开了一扇窗。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近乎苛刻的阻水率要求最终“迫使”了世界上最大的直径和最大的单桩;主航道河床的大幅摆动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主桥多塔斜拉桥...这就是“世界第一”、“中国第一”,最终实现了全长69.437公里的甲绍过江通道(主体有三条,一条是全长10.137公里的甲绍大桥,另一条是全长16公里的南接线,第三条是全长43.3公里的北接线)。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频道扩展

融入大湾区

公路网的不断穿越呼应了几千年来的夙愿。建设大城市,摆脱杭州和宁波之间的“大树下草不生”,绍兴的愿望是建设一个中心城市,同时增强城市的辐射力,打造一个吸收各种元素的大平台。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今年1月至5月,嘉善大桥的交通量达到650多万辆。据统计,自2013年大桥通车以来,年交通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正如25年前所希望的那样,嘉绍大桥已经成为绍兴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当然,有些是25年前就可以预见的,而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意外之财”。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首先,桥梁建成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交通模式的彻底改变。

连接杭甬高速公路和上三高速公路的古镇枢纽已由“丁”变为“十”;南北通道完全开放,原来的“交通走廊”一夜之间变成了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持续了几十年的交通瓶颈终于解决了。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柏桐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桥梁经济”的发酵。其中,“桥梁经济”培育的最绚丽的花朵是新城的落地。为了迎接“桥梁经济”的到来,绍兴在2010年3月正式决定建设一个新的沿海城市。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通过对滨海新城的定位——打造“新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城市建设示范区”,我们可以知道,依托滨海新城,不仅是“桥梁经济”,更是充满无限活力的“海洋经济”。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去年6月,“海湾地区经济”首次进入省党代会报告,成为各界热议的新词。海湾地区需要成形,交通应该继续。如今,以嘉绍大桥为代表的航道枢纽已成为绍兴融入大湾区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优势。

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一条河流写下了大海变成桑园的历史;一座桥正在改写一座城市的命运。这是贾绍桥对绍兴最大的回报。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2013年7月19日零时,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

边肖:林嘉平实习生张陶西黄方静

标题:嘉绍大桥:连接上海,拥抱大湾区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