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求全局的人不足以寻求一个领域。绍兴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市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城乡发展比较。袁云局长照片(市档案馆提供)
一年一度的历史年轮是实践者的足迹。改革开放40年来,绍兴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协调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条路走得很艰难,但它已经脱离了大气候、大格局和大境界。”68岁的绍兴市委书记、道德楷模齐·富友,久久凝视着俯瞰绍兴大城市的地图,感慨万千。
《时代的印记——绍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的协调篇章唤起了许多人的记忆,成为解读绍兴40年来“人与城市”、“城市与经济”、“经济与文化”发展演变的线索。"这个码头很熟悉。"看着一张黑白照片,一位白发老人陷入了沉思,“哦!我记得,1978年,我从上虞出发,把我的妻子送到绍兴医院做手术,那是这里的海岸。”他感慨地说,当时他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才从家乡上虞搭上一艘客轮到绍兴,差点耽误了运营。
在过去的40年里,绍兴市经历了从山会时代到鉴湖时代,再到杭州湾时代;从一市一区到一市三区,城市空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拔节成长,交通的内外贯通,赋予绍兴驰骋的力量。
50岁的李斌看着一组巨大的交通地图集,就像在欣赏电影一样,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欣赏。从李斌大学毕业后,他从湖北来到绍兴工作。他是市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参与并见证了绍兴的交通建设过程。"早年,春节期间回到家乡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他说,清晨,他排队买火车票或火车票,然后一路挤到湖北。2013年7月1日,宁杭至宁波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同时配套绍兴北站的道路客运高速铁路站投入运营,绍兴进入“高铁时代”。“今年春节,乘高速列车回我的家乡又快又舒服。”李斌兴奋地说道。
到2017年底,从交通拥堵到主干道,从狭窄道路到立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0136公里,是1978年的6.2倍。全社会旅客2926万人次,货物1342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9.4倍和54.3倍。这只是绍兴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和联系。40年来,绍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功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40年来,绍兴坚持发展“乔峰经验”,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作为促进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建设“平安绍兴”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能力日益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一开始,每个人都跑得太快,只有经济增长,没有生态改善,只有钱袋和大脑种子。”作为绍兴的党代表,齐一直关注着绍兴的发展。他说,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均衡反过来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但可喜的是,绍兴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要关系,逐步弥补不足、缩小差距,努力促进各地区、各领域的繁荣和全面发展。
当一个人从内向外改变时,他正走向一条完美的道路,这对于人和城市都是一样的。绍兴正在做出这样的努力。
边肖:何超群局长陈文华
标题:协调:推动绍兴走向稳定和深远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