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贤,退休干部,在绍兴市岳城区观音巷军师休养所生活了38年。

范晓贤的家不大,客厅也没有房间大。所有的展品,尽管年代久远,却整洁而简单,除了卧室旁边柜子里闪闪发光的奖牌——这些是他的“宝贝”。

在范家乡的客厅墙上,有一幅对联,“青年革命南来北往,开遍天下”。这副对联真实地描绘了88岁的“红孩儿”的革命生活和对党的热爱。

范,浙江慈溪人,1930年5月出生。那时,因为他的家乡被日本鬼子占领,他的家庭非常贫穷。1942年,年仅12岁的他被叔叔介绍加入了当地的“三五”抗日支队,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交通警察,成为一个真正的“红魔”。

军区老干部大院里的“红孩儿”还在“发光散热”

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两次北上,两次南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江山岛解放战争。三等功、四等功、独立、自由、独立和解放奖章、淮海和杜江奖章、抗美援朝荣誉奖章——这些都是他一生革命事业的“见证人”。

军区老干部大院里的“红孩儿”还在“发光散热”

去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范老向该组织支付了10万元的特别党费,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新”的事情。

“现在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好了。总书记说,我们要全面脱贫,谁也不能落后。在这个年龄,我还没有机会支付会费几次,但生活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军区老干部大院里的“红孩儿”还在“发光散热”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种特殊的聚会费用。范老正在建设浙东纪念馆和周恩来纪念馆,帮助新昌县10户贫困教师和残疾人家庭,治理环城河、台湾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和玉树地震,资助绍兴文理学院11年15名困难学生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法核实捐赠的数量。不管怎样,一旦他听说哪里有灾难或者谁有麻烦,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

军区老干部大院里的“红孩儿”还在“发光散热”

范老的爱人金是人民教师。“这两个地方已经分开20年了。多亏了她的家人,遗憾的是她在2003年因病成为植物人。”

范老的第三个儿子记得,她母亲生病后,她父亲想了很多办法,去了很多地方帮她治病,最后她没能住进老年医院。

范老最大的爱好是看报纸,他最喜欢的是中国国防新闻。他说,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取决于科技创新和大量的人才。

“如今,年轻人用手机看新闻和电视。孩子们给我买了和你一样的手机(智能手机),但我学不会。跟不上时代!”

范老这一代人来自革命战争年代。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理论基础,但由于对党的深厚感情和长期的革命实践,他们不仅能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和新鲜词汇,而且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党的创新理论,深受大家的欢迎。范老经常鼓励大家阅读新闻和报纸。他说,“如果你甚至不知道总书记说了什么,那么听党的话只能是一句空字”。

军区老干部大院里的“红孩儿”还在“发光散热”

绍兴军区退休之家主任小林是湖南省二年级新兵。平时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在研究所遇到新兵,跑到范老家里听他讲当年的故事。

小林说:“说到幸福,他忍不住要唱《追随共产党》!”

“你是一座灯塔,照耀在黎明明面前的海洋上;你是舵手,掌握航行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将永远追随你……”

:文字/陈郁视觉/张郝好陈郁

标题:军区老干部大院里的“红孩儿”还在“发光散热”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