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份,它在全区排名第16位,6月份,它上升到全区第三位."近日,上虞区张震镇党委副书记李力刚如释重负地接受了基层治理四大平台的评估结果。李力刚告诉我们,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张震基层治理四大平台的有效运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去年,我市118个乡镇(街道)搭建了4个基层治理平台,实现了全覆盖。今年3月,我市率先构建并形成了一套全省基层治理四大平台有效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上虞区开展试点工作。
四大基层治理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六大类40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不仅体现了平台的基础,也凸显了平台的运行效率。特别是在评估平台运行效率时,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网格质量、平台运行、主动应用等方面。在指标设计方面,乡镇一级三级事件的处理量、网格工作人员报告的事件质量和事件类型的覆盖范围已成为衡量平台运行效率的关键点。同时,大数据分析判断和事件完成率等指标占很大比重,对平台的有效运行起到了引导作用。
据了解,上虞区专门开发了一套软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在线评估,对20个乡镇(街道)的4个基层治理平台进行数字化评估,并按月上报。上虞区也将把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前三名镇(街道)得加分,后三名得加分。“我区已进行了两轮评估,评估体系的导向牵引作用开始体现,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高。”上虞区办公室副主任张立强说。
上虞区的东莞街在两轮评估中名列前茅,这主要是由于总网格人员的建设。今年5月,东莞街道对电网工人进行了培训和考核,淘汰了10多名表现不佳的电网工人,对电网工人进行了优化。“过去,整条街上有49个网格中的独立网格。有了评估系统,这些网格就被完全激活了。”东莞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表示,现在发布的有效信息明显增多,事件类型覆盖面更广。
根据上虞区上报的大数据,过去电网工作人员上报的信息中,近80%是环境卫生信息,而其他信息覆盖面较窄。现在,包括违法建筑、食品安全和综合管理在内的52种信息涵盖了每月报告的50%以上的事件。“大数据显示,该平台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据上虞区组织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前的检查中,上虞区发现无效信息的数量达到了15%至20%,现在已经下降到不到5%。同时,事件处理及时率和完成率分别提高了12.53个百分点和13.97个百分点,城镇(街道)主动应用意识明显增强。
据了解,上虞区试点项目完成后,四个基层治理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在绍兴推广。
边肖:王旭东通讯员赵陈为文华
标题:效果好不好。数据说话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