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道燃气的第一个用户,王宝发至今仍记忆犹新。1989年12月31日,绍兴市第一期管道燃气点火。时任市长的王现芳来到韶钢宿舍楼的居民家中,打开煤气开关点燃煤气。王宝发家的煤气正式开通了。随着瓶装燃气向管道燃气的转变,王宝发不再需要做“搬运工”,他的生活也变得轻松多了。
作为一种必需品,燃气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覆盖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在绍兴已有40年的历史。管道燃气开通以来,绍兴燃气发展一直遥遥领先。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它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1989年,绍兴输气管道工程打桩现场。(数据照片)
液化气时代
厨房革命的一大进步
20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都吸烟,绍兴人主要依靠木柴和煤来解决一日三餐。1978年4月,第一个“液化天然气站”在绍兴成立,一种叫做“天然气”的新型能源也进入了这座城市。
当时,董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加油站负责运输。董想象着那气应该跟煤球一样黑。当他到达上海取货时,当他看到看起来像炸弹的气瓶时,他有点紧张。"小心地把几个人举起来,小心轻放,我害怕突然爆炸."董回忆道。
在20世纪80年代,对大多数居民来说,液化气体只是一种“奢侈品”,其分配和使用,像住房一样,有严格的条件。“那时,材料短缺,家里有汽油的人比现在宝马汽车还少。”董说,瓶装液化气供不应求,他们甚至到濮阳,河南,抚顺,辽宁等地拉货。
1982年,绍兴被列入国家液化气供应范围,年供应计划为100吨液化气。1983年,城市煤气站更名为城市煤气公司,第一个液化气储气站建在岳城区郊区九里,后被公众称为“九里煤气”。
董成为九里储气罐站的第一任站长,见证了绍兴人民厨房革命的开始。他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单位是否有良好的福利是标准之一。随着液化气的日益普及,柴火和煤已逐渐被取代,加油站遍地开花,九里站也经历了几次扩建,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到1990年,全市县、区、乡共有15家燃气公司(站),液化气储存量4000立方米,液化气罐14辆,年液化气供应量7300吨,城市气化率61.7%。
1987年,九里储气罐站。袁云局长照片(数据照片)
管道燃气时代
城市品位的飞跃
如果说液化天然气的应用是绍兴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尝试,那么管道燃气工程的建设更是一个里程碑——它开启了绍兴自给自足供气的历史,开辟了绍兴环保的新途径。
瓶装液化气体是好的,但是每天处理这些瓶子和罐子,并把它们带到换气点换气,仍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负担。“作为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瓶装燃气毕竟不是一个城市的立足之地。这种生活方式不符合这座城市的品味。”81岁的高一边翻阅当年的照片和设计草图,一边介绍了我市燃气管道建设的酝酿过程。
高任绍兴市管道燃气项目筹备办公室主任。1983年,市政府主持管道燃气的筹备工作,并将其列入当地“七五”计划。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1986年绍兴市城市管道燃气一期工程方案通过了审查。本项目选用绍兴钢铁厂焦化分公司和绍兴化肥厂排放的焦炉煤气和水煤气作为气源,选择大陈湾邵家塘区块建设管道储气站。
到1989年,一个高63.1米、可储存30000立方米气体的干式气柜矗立起来,成为当时绍兴的标志性建筑。12月,一期燃气工程通风点火竣工,韶钢新村、白马湾、花园湾等社区成为首批开通管道燃气的社区。
王宝发告诉我,在此之前,走廊里总有居民摇着蒲扇生产煤炉。随着管道燃气的开通,沉积物和煤炉减少了,走廊也变得更干净了!
绍兴也是该省第一个开通管道燃气的城市。在高看来,绍兴在燃气管理方面的领先地位不仅得益于地理和资源优势,也离不开当时政府部门的重视。随着管道燃气优惠率的不断提高,宁波、舟山、杭州等地纷纷来到绍兴学习。
天然气时代
质量追求一路领先
人造气体和天然气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火焰——一个是黄色,另一个是蓝色。不要低估黄色和蓝色的变化,这是绍兴人对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
绍兴煤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波还记得,焦炉煤气有几年没用了,因为杂质多,热值低,火焰黄,用户多,很快就表现出气质差,供应不足等“先天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6年,绍兴投资建设了液化石油气空混合煤气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市政府的城市建设项目,而不是人工煤气。这种空混合气体一出现,它就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气质稳定、热值高的优势,再次成为全省燃气行业的领头羊。"那一年,管道燃气的供气能力突然增加了近20倍."陈波说。
21世纪,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的天然气已经进入绍兴人的视线。加快实施天然气利用项目,用天然气替代空混合气体。2004年,绍兴开始建设天然气高压管道。
2006年3月31日,绍兴天然气门站正式接受上游天然气,保江新区29个社区的4100多户、单位首次采用。"火焰更蓝,火头更大."袁,住在泡江时代的世纪城,是第一个使用天然气的居民。
天然气在绍兴能源领域实现了零突破,绍兴也率先在杭甬沿线城市实现了从“天然气时代”向“天然气时代”的跨越。绍兴市燃气集团总工程师陈表示,绍兴市是最早使用西气东输管道的城市之一,在过去两年中,绍兴市在天然气绿色能源利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仅绍兴就在越城和柯桥使用了8亿多立方米,是当时深圳的一半。截至2017年底,天然气消费量达到9.36亿立方米,是开业当年的100倍,居全省首位。
随着绍兴“煤改气”的深入,企业关注转型升级,城市天然气需求持续上升。印染纺织品等“煤炭大用户”实施天然气改革,为绍兴的蓝天、白云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最大动力。浙江三鹿橡胶有限公司是柯桥区第一家“煤制气”企业,自使用天然气以来,至少节约了10%的能源消耗。
燃气消耗和用户仍在增加。目前,绍兴第三天然气门站正在规划中,预计明年开始建设。绿色能源革命凸显了绍兴人日益美丽和高品质的生活。
■天启
能量迭代,生活质量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机遇和新事物的涌入,社会发展进步显著,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绍兴能源的这种变化是最好的证据。社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能量迭代的背后,它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生活的新变化和新氛围。
对普通公民来说,这是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社会进步”。从烧柴、烧煤、烧液化气到烧天然气,绍兴一直走在燃料和能源循环的前列,这给绍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更大的提高,城市发展意识也更强了。随着供气能力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天然气。
这种能源循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质量改善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加快“建设生态绍兴,共享优质生活”步伐,实现到2020年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这离不开这场能源革命。
随着“煤改气”的推广,工业用户、商业酒店和街道商店都使用天然气,降低了能耗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过去,绍兴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的城市,传统印染在这里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近年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天然气使用的“大客户”。
在这场无烟革命中,通过科技创新,城市的天空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相信随着能源结构和需求的进一步调整,人们的生活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1990年1月2日,《绍兴日报》头版报道了城市燃气一期工程竣工并点火。
边肖:唐桂平陈文华
标题:燃气革命:引领高品质生活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