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机器的声音在嵊州经济开发区北航头科技生态园的工地上隆隆作响。“9号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封顶,10号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建成10层。整个项目将于明年年底完成。”北航投资之星空中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饶林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填补科技创新的“短板”,嵊州市科技厅在今年的“大参观、大调查、大实施”活动中,走访了150多家企业,结合“优化企业服务联盟”活动,梳理了许多企业对平台建设、资金支持和创新生态环境的需求,形成了一系列措施清单。
“加快打造明星空中创空之间的技术优势,完成R&D电机和智能制造两大公共平台建设,为漳州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技术桥梁。”嵊州市科技局局长孙艺林表示,明星空中创空是北航投资科技生态园的核心部分。工程提前竣工后,近40家创新型小微企业落户。今年,科技局发布了该空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聘请了13名专家作为创业导师,定期为入驻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一系列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同时,利用北航丰富的创新资源,组织入驻企业与嵊州企业的深度对接,逐步形成了两者科技互动的平台。
在平台的支持下,创新基金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年初,漳州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0%,新增科技投入约2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科技创新券补贴基金、孵化激励基金和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均大幅增长。
在平台和资金的支持下,企业越来越渴望创新和发展。科技部门深化了政府、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热铁”合作,开展了12次校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联系浙江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从高校引进更多R&D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孵化。目前已有三个创新项目签署,7月份将与浙江科技大学签署嵊州厨具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今年的产业政策中,嵊州也完善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反向机制。享受各种政策并参与本市“30强工业企业”和“30强成长型企业”评选的企业,按当年R&D投资额和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进行考核。
边肖:实习生张峰·黄
标题:嵊州打造企业创新绿洲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