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昌普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参观者,一个装在机床上的小盒子总能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公司总经理黄永龙说,这个小盒子很有智慧,而且设备坏了,不仅会自动报警,还会给他发短信。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普友机电有限公司”是新昌县一家普通的小型轴承企业,其车间出人意料地火爆起来,这与一个热门词:工业互联网有关。轴承行业作为新昌的主体经济,在智能制造领域成功探索“新昌模式”,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在“中国制造2025”的征途中,工业互联网无疑是一个主要方向。事实上,绍兴的制造业已经掀起了一股拥抱工业互联网的浪潮,尤其是轴承、纺织和袜业。托曼智轴承云、环思智能纺织云、创博龙智袜子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带动了大量传统制造企业实现知识升级,同时也推动了制造、组织等新模式、新业态的智能转型。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智能制造的新昌模式

在“普友机电”车间,每台机床上方都贴有提示:“该机床实现了云数据采集的远程控制”。浙江曼托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E微智能制造系统”就是使机床互联的小盒子..这个小盒子实现了10多项主要功能,设备运行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并传输到云端,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上一目了然。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花在智能改造上的钱不到一年就收回了。这钱值得!”看着显示屏上的生产数据,黄永龙反复计算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甜头”:改造后,工人人数从350人减少到110人,机床平均效率提高了12%,产量提高了47.5%,单位劳动成本降低了82%,单位消耗成本降低了32%。“在不增加设备和工厂的情况下,该公司2016年的产值为3000万元,接近去年的6000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亿元。”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轴承是新昌的主要传统产业之一。去年9月,新昌县实施了轴承行业智能制造“百强企业升级”计划,对这一传统产业进行了升级。根据计划,新昌县政府和“拓满直造”将每年各出资500万元,对新昌市约100家轴承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化一次改造,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新昌市300家大型轴承制造企业实现全覆盖。预计今年9月将有150家轴承企业转型。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轴承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它们无法到达“无人工厂”和“智能工厂”,如果没有智能改造,它们将被淘汰。”“托漫直造”董事长于超杰表示,面对行业的“痛点”,许多企业实际上已经尝到了甜头,开发了一种可供中小企业使用的“承载云”。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随着新昌轴承行业智能制造“百强企业升级”计划的逐步启动,“拓满智造”也率先创建了轴承行业云平台——“轴承云”,收集了大量轴承行业数据。该系统通过收集、分析和发布大数据,解决了单一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轴承企业智能生产线的设备检测、故障预防和内网安全等。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不仅在轴承行业,在纺织机械行业,新昌也开始了智能化改造的尝试。原纺织机的丝线是否断裂,需要工人检查发现,当丝线断裂时,纺织机的电源被手动切断,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造成废品率高,纱线浪费严重。浙江李亢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纺织机械智能控制模块能够实现断丝自动报警和自动切断电机,大大降低了次品率和纱线浪费。目前,该技术在大理丝绸上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目前,智能制造的“新昌模式”已引起广泛关注。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卢说,新昌轴承等行业智能改造成功,解决了中小企业推广智能制造的世界性难题。“这种模式将推动其他行业加快智能转型的步伐,并为中国的智能制造提供一种模式。”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绍兴工业互联网蓝图

绍兴的制造业掀起了拥抱工业互联网的浪潮,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底,中国将实现“初步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的发展目标。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专家指出,和知名的消费互联网一样,工业互联网的本质仍然是网络,核心技术是“连接”。不同之处在于,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由世界上各种机器、设备和设施与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连接而成。它是全球工业和互联网的高度集成,是智能制造时代的基础设施。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互联网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围绕全省传统产业升级试点项目,开展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整合和应用。2017年,工业应用指数在全省排名第一。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企业去云”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我市大力推进“万企业去云”行动。去年,我市新增云企业1万多家,9家企业入选省级首批云基准企业。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云企业17000多家,为推动全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去年,托马置地和环思置地两个平台被选为全省“企业云”行业的云应用平台,占全省总量的六分之一。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除了轴承行业,绍兴纺织、印染、电机、厨房电器、袜子、汽车配件等行业也掀起了一波智能转型浪潮。企业已经将大量生产设备放到了云上。在现代车间里,大量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取代了劳动力,许多生产环节已经无人操作。浙江李咏印染有限公司安装了最先进的自动配料系统,以前是人工称重,现在是机器自动配料,不仅提高了精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统计数据显示,自工业机器人倍增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已采购了8000多台工业机器人。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通过“走向云计算”,企业已经收获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带来的巨大红利。由于企业数据的“云”,嵊州益田开发的智能集成灶可以通过智能模块将集成灶用户的故障用云数据实时反馈到总部。“类似于点火故障和气体泄漏等故障,我们会第一时间知道并通知客户做售后维护工作。”伊田电气公司负责人表示。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绍兴正在规划进一步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蓝图。“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延迟、高可靠性、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识别分析系统;开发了3000多个集成工业应用(APPs),连接了500万台工业设备,并为10000家工业企业提供服务。”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智能制造“新昌模式”推广,推进传统产业分层次有序智能化转型,积极培育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数字化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绍兴制造”向“绍兴知识制造”的创新跨越,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王黄旭东方静

标题:创造新的机会,创造新的方向

地址:http://www.sihaijt.com/sxzx/13031.html